2011年05月27日 21:4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长期以来,提及革命老区,“穷山恶水、贫困落后”几乎成为其代名词。然而,近几年来,山东沂南革命圣地的大发展大变化,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固有的老区印象。他们改变昔日面貌的速度、力度和程度,堪称中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想当年,英雄的山东沂南人民,曾有30多万人支前参军,逾万人献出宝贵的生命,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及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沂南人,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带领和帮助下,总在不断地寻找强县富民之路。
从救济型扶贫到开发型扶贫,从开放型发展到创新型发展,再到以品牌工业、品牌农业、品牌旅游、品牌文化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化模式,昔日贫困落后的沂蒙老区县,一跃成为中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如今,可令沂南人倍感骄傲的亮点已委实不少。比如在工业上,有年产能超200万辆、吸收就业超万人、规模跻身全国四强的电动车产业集群,有年产能5万台、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的制砖机产业集群,有年产能2亿双、产值过百亿、安置就业6万人、其中安全鞋1000万双全部出口发达国家的制鞋产业集群……
在农业上,这里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鸭业生产加工第一县”、“全国优质黄瓜生产第一县”、“全国设施蔬菜发展基地县”、“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县”等,一大批农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及国际认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650元,比全国高出12个百分点……
在文化及旅游产业上,他们以“沂南为诸葛亮故居”为切入点,结合老县城改造,吸引外来投资,建设诸葛亮城及十里汉街等文化旅游基地,并以少儿题材“亮亮历险记”为主线,打造中国县级动漫产业园;他们以原生态的抗战根据地常山庄村、古村落竹泉村等为依托,整体开发为闻名中外的红色教育、影视拍摄及旅游基地;他们正在以1800多年前的汉代画像石墓群为基础,挖掘打造连接古今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链,他们的年旅游总收入已经超过20亿元……
老区沂南,呈现给世人的是:历史厚重的沂南、红色革命的沂南、开放开发的沂南、山清水秀的沂南。正如沂南县委书记刘淑秀所描述的一样,沂南正在成为“活力沂南”、“实力沂南”、“魅力沂南”。
假若出生与留足于此的古代名家,如春秋的曾子、战国的荀况、东汉的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的经学家匡衡、三国的诸葛亮、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颜真卿等,能够一览今日之沂南新貌,也会为今日之沂南子孙的创造力量所折服矣!
沂南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沂南人的生活是蒸蒸日上的。拥有90多万人口的沂南老区,经济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越来越强大,对于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越来越弱化,这种强大和弱化格局的形成,源于各级党和政府多年的帮扶,更源于当地党政军民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也即“新的沂蒙精神”。
沂南,昔日“沂蒙精神”的发祥地,今日“新的沂蒙精神”的一面旗。我们期盼,在中国大地上,能有更多的革命老区也像沂南这样,走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小康之路。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