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2011年05月31日 09:35 来源:经济日报

  360 韩海珉

  韩海珉,男,撒拉族,1969年11月生,青海省海东地区循化县三联电器经销部总经理。

  韩海珉5岁患上脊髓灰质炎,只能依靠双拐勉强行走。以优异成绩从河南焦作矿务学院毕业后,韩海珉开了一家无线电修理铺,后又涉足摄影、牛绒加工业、通讯业等多个领域,诚信的服务和优惠的价格,让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他从学习技术、自谋职业,发展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老板,虽然历经艰难,但他坚持把诚信经营作为立业之道、兴业之本。他常说,肢体上的残疾不要紧,精神上的残疾更可怕,不讲信用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残疾。诚实守信的人,才是健全的人,才是顶天立地的人。

  上世纪90年代,韩海珉从循化工商银行贷款40万元,投资办起了牛绒加工厂。正当他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时,由于牛绒衫市场供给饱和以及管理理念滞后,韩海珉的工厂倒闭了,不仅赔进去自己多年辛苦挣来的10多万元,还负债20多万。但他立下誓言,不仅要把欠债还清,还要重新干出一番事业,不能让别人瞧不起,不能让国家的钱受损失!

  经过深刻反思和市场调查后,韩海珉筹资承包了县百货大楼家电部,在县城繁华地段开办了“海尔专卖店”——循化县三联电器经销部,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了起来。这一次付出很快有了回报,韩海珉成了一个拥有年收入几十万的家电小老板。当时,循化县工商银行已经撤销了当地所有营业部门,没有主动催韩海珉还款,但他心里很不踏实。他主动到海东地区的工商银行逐年还贷,直到全部还清。

  在创业过程中,韩海珉始终坚守以诚取信、以信立誉。有一次,他从兰州兰新市场订货,供货商发货时多发了近3万多元的电器。这对刚刚创业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横财”。但他丝毫没有犹豫,立刻打电话给供货老板,而老板以为是有什么纠纷不好处理,好几天不接电话。韩海珉只好带着订货单和多发来的货物亲自到了兰州,与老板当面核对,把多发货物如数退还。

  三联电器经销部先后被青海省授予商贸行业价格诚信单位、诚信经营承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韩海珉被评为青海省优秀残疾人代表。

  361 群 培

  群培,男,藏族,1952年12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哈达集团公司董事长。

  哈达集团公司奉行的“爱国为先、敬业为实、诚信为本、守法为荣”企业理念,是群培经营思想的真实写照。他把“重合同、守信用”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事关企业存亡的一件大事长抓、细抓、深抓。

  在企业信用建设工作中,设立由群培任组长,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和副董事长为副组长的公司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各类业务合同归口分工责任制。

  为了增强公司管理层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法律意识,群培定期邀请法律和合同管理专家来公司授课,宣传签署履行合同的法律、法规要求,提高公司员工签署和履行合同意识,增强“守合同为本、以重信用求发展”的观念。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做到了合同履约率100%,为企业赢得了良好声誉。

  2005年,公司负责修建拉萨市扎基路住宅小区。根据承建的面积和难度,公司组织了6个施工分队进行施工承建。公司要求,对各施工分队承建费用及工资、生活费,按双方商订的工程进度每月足额发放给施工分队,再由施工分队按月发放给工人,绝不允许拖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个分队的负责人拖欠了来自农牧区打工人员的工资63000元。群培得知后,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赶到施工现场,会同公司财务负责人现场办公,决定从该分队承建的项目总价中预付其拖欠的工人工资,当场兑现。他还要求该分队负责人在公司大会上深刻检讨,并给予5000元的罚款。

  在群培的带领下,哈达集团公司历经20多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公司职工由87人发展到 1380人,连续多年被自治区、拉萨市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群培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362 蔡 英

  蔡英,女,侗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镇远县蔡酱坊董事长。

  2008年,蔡英注册成立了蔡酱坊。她秉承着“诚信齐家,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蔡酱坊迅速得以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从最初的二三十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860万元,带动3000户农户每年平均增收2000—3000元。

  为了有效保证原料蔬菜种植农户的利益,蔡英采取“公司+银行+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由蔡酱坊与蔬菜种植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对蔬菜种植大户,由公司联系银行给予贷款,公司出面担保并负责贴息。对蔬菜种植小户,公司则直接分发种子、肥料等农资给他们,等到收成好的年景再从收购款当中抵扣。长期的合作,使企业、银行、基地、农户之间形成了相互信任的关系,而这种信任也给各方带来了更多效益。

  2010年,蔡酱坊与农户签订的大蒜收购价格是每斤3块钱,而市场上的蒜价却炒到了每斤7—8块钱。如果按市场价格收购,蔡酱坊的产品就得跟着涨价,从而违背对消费者的承诺。但如果按合同价格收购,农户很可能不愿意卖。最后,蔡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基地的几个蔬菜种植大户进行了协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同意按合同价格卖给蔡酱坊。这让蔡英非常感动,最后以高出合同1元的价格向农户收购大蒜,而大部分的农户也都主动放弃了市场上的短暂利益,把产品卖给了蔡酱坊。

  2011年3月,农户种植的2000亩青菜到了采收时节,但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给农户制作半成品干菜带来了极大困难,农户纷纷要求交售生菜。而蔡酱坊和农户签订的收购合同是半成品干菜,2000亩、1600万斤生菜,如果集中交售,企业将一时无法处理。可蔡英宁愿青菜烂在自己的厂里,也不愿烂在农户的家里。于是决定敞开收购生菜,临时聘请100多名工人轮班进行粗加工处理。

  蔡英荣获贵州省首届优秀女企业家荣誉称号,被评为贵州省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第二届贵州省道德模范。

  363 穆泽华

  穆泽华,女,汉族,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医院内科主任。

  穆泽华1987年考入甘肃中医学院中医系。在学习中,她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诚信立业和诚信行医。今后无论到什么地方,在哪一级医院,都要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千千万万的患者解除病痛。

  穆泽华认为,医生是最应该被信任的职业。病人信任你,你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病人。在永昌县中医院,不论在门诊还是病房,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公休日,只要听到召唤,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听到她和蔼的声音。为了多看几个病人,她经常加班,同事常问她:“主任,你怎么还没下班?” 她总是笑笑说:“我把这些病人看完了再走,他们来一趟不容易。”

  有一次,医院收住了一位年逾七旬的冠心病全心衰竭老人,因患者年龄大、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刚进来不久家属就要求将患者转到省级医院治疗,但患者的病情不允许长时间路途颠簸。穆泽华耐心细致地给家属分析了病情,讲解了治疗方案,她动情地说:“请相信我,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为了挽救这位患者垂危的生命,穆泽华日夜守护在患者身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亲手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一天、两天、三天……她吃不了一口热乎饭,睡不了一个安稳觉。在她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患者一天天好起来了。

  2005年5月的一天,一位患者家属经朋友介绍来找她,说自己的父亲因患病在其他医院住院一周了,已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但他们不愿放弃治疗,请她一定尽力,并表示如果能帮他们的父亲挺过去,他们将重金酬谢。看着家属期盼的目光,穆泽华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如此信任我,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一定会做最大的努力,请你们放心。”经过检查发现,这是一位患有多种重病、生命垂危的患者。穆泽华鼓起勇气迎难而上,运用中西结合对患者进行积极抢救治疗,治疗20余天后,患者治愈出院。

  18年来,穆泽华始终坚持“诚信行医、问心无愧”的宗旨,先后诊治患者约 10万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5%以上。她的精湛医术吸引了外地诸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她优质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深受患者好评。

  2009年,穆泽华被评为第二届甘肃省道德模范。

  401 于进江

  于进江,男,汉族,1973年9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华山气象站副站长。

  在18年的工作中,他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华山气象工作者“立高峰、测风云、比奉献、创一流”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韧执着,默默无闻,忘我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华山气象站成为全国气象部门的一面旗帜,他本人成为华山气象精神的优秀传承人,新时代华山气象人的杰出代表。

  华山气象站地处西峰绝壁之巅,海拔2065米,气象条件极其恶劣。山上吃不到新鲜蔬菜,常年喝的雨雪窖水,吃的用的全靠人工肩挑背扛;冬季温度低湿度大,被褥常年不干。冬季,为保证气象仪器正常工作,他经常冒着刺骨的寒风,爬上十几米高而且紧邻万丈深渊峭壁旁的风向杆,用冻僵的双手一点一点抠掉积冰。夏季雷雨天,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按时采集第一手气象资料。1994年7月的一个夜晚,临近午夜时分,突然下雷阵雨,电线接头处让雷击得噼里啪啦直冒火花。他冒着雷击的危险,拿扫帚扑灭电线上正在燃烧的火。当要发出气象电报时,发现用以传输气象资料的发报机被雷击坏了,他立即下山,在泥泞中连滑带跑,仅用三小时走完一般人白天要用六七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发完气象电报,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歇歇,派其他人上山去,可他说:“山上情况其他人不熟悉,我上去比较好些!”即刻拖着疲惫的身体,背上十几斤重的设备,一瘸一拐地向山上赶去。发报设备及时背到了山上,复杂、危险天气的各项气象数据也得以传送。到了晚上洗脚,他发现一只脚大拇指的鲜血和袜子已经凝固在了一起,只好连袜子一起泡在水里;当脱掉袜子时竟发现一个脚指甲彻底地连根掉了下来。鲜血模糊了于进江脚上的皮肉,湿润了在场干部职工的双眼。

  就这样,于进江一干就是18年,中间有14个春节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在山上值班。他结婚时没顾上拍张结婚照,就匆匆返回山上值班。女儿10岁了,他没能回家给女儿过过一次生日。妻子操劳生病、年过七旬的老父亲患重病,他也因为工作需要没能回家看望一眼。他经常在山上一呆就是半年,头发长了就让别人帮忙剪一下,山上没有洗澡的地方就在自己宿舍简单擦洗一下,日用品没了就让挑夫帮忙捎一些。

  多年来,于进江获得气象地面观测“百班无错情”32个和“二百五十班无错情”10个,先后被陕西省气象部门评为十佳观测员,被陕西省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厅、陕西省气象局联合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02 于雪梅

  于雪梅,女,汉族,1970年7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大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驻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1992年,于雪梅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大庆市工商局企业登记窗口岗位工作,一干就是19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默默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热忱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服务技能、优良的服务业绩,成为黑龙江工商系统的一面旗帜。

  由于工作需要,于雪梅常常在窗口前一拨儿又一拨儿接待人员,反反复复、一遍一遍地讲解法律、法规,却从不感到“腻烦”。她总是说:“假如我是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多么希望能听到政府工作人员一句亲切的话啊!”2002年4月的一个中午,于雪梅正要去吃午饭,两个人来到窗口前,反复刁难提出许多问题,但是于雪梅百问不厌、对答如流,始终微笑服务。

  为适应工作需要和社会发展,于雪梅如饥似渴地钻研业务知识,《民法》、《公司法》等十几部法律、法规,于雪梅都能熟知熟用。于雪梅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2004年《行政许可法》出台后,她根据工作实际,设置了新的登记流程,让受理员一看就一目了然。她创建的“小铅笔文化”也深受企业的认可。2009年,一家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为阻挠股东联合罢免其职务,重金收买无效后,转为威胁施压,但于雪梅没有因此而屈服,坚持审核完4名股东提供的合法手续,给他们办理了变更登记。

  从任企业登记窗口受理员至今,于雪梅共接受电话业务咨询20多万人次,接待企业来访40多万人次,受理注册登记企业6万多户次,累计发放营业执照5万多份,从没有发生过任何失误和差错,在多次问卷调查中,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于雪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十佳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403 马军武

  马军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林管站职工。

  1988年以来,马军武和妻子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以哨所为家,23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在二十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护林任务,走了292000多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创造了20多年未发生一起违犯边防政策和涉外事件的纪录,哨所被人们称为西北边陲“桑德克民兵夫妻哨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马军武所在的桑德克龙口哨所紧邻中哈边境中方32号界碑,离界河仅几米远,距团部二十公里,周围除了沙山就是树林。夏季蚊虫肆虐,冬季冰雪封路,与世隔绝。由于巡边路线较长,他们揣块干粮上路,饿了啃几口干馍,渴了喝几口河水;气温常常零下近40度,一夜之间大雪可以下到半米深,带的馍馍冻得硬邦邦,一咬一嘴冰碴子,夫妻俩就一口馒头一口雪地往下咽。春季气温回升快,山上积雪迅速消融,再加上阴雨连绵,平时看起来异常温顺的阿拉克别克河变得狂躁无比,随时都会冲毁堤岸,每天晚上他们都坚持打开门窗睡觉,一方面是为了听水情,另一方面是一旦堤坝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地冲出去应对。不用命令,不用督促,他每天第一件事是升国旗,然后登瞭望塔、观察分水闸、巡视河堤、检查植被、加固铁丝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干就是7000多个日日夜夜。

  夫妇二人最大的遗憾是对儿子的亏欠,儿子一生下来就由爷爷奶奶带着,一年中,他们和儿子见不了几次面。

  有人曾经这样问过马军武夫妇:桑德克这个地方在你们的心里是什么位置?他凝视远方很久,回答到:家!这片守卫了20多年的边关哨所,在他的心里很重很重。

  马军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新疆兵团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404 马海燕

  马海燕,女,回族,1974年3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民政局干部。

  从参加基层民政工作起,她18年如一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了便于与群众沟通,每次下乡宣传时,她总是将自己的手机号码主动告诉群众,并将印制医疗救助工作政策的宣传材料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为群众讲解党的各项医疗救助政策。

  2008年起,马海燕开始从事医疗救助工作。这年夏日的一个下午,马海燕正在给一名特重大疾病患者家属解释报销医疗费用程序时,一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气势汹汹地向她冲了过来,质问道:“你是在这儿上班的吗?人都快不行了,还站那儿说啥闲话呢?”遇到这种事,通常大多数人都会有点小脾气,可她不但没发火,反而微笑着、温和地向小伙子了解情况。原来小伙子的父亲因身患肝硬化,急需住院治疗,可家里贫困无钱医治,他父亲属低保对象,需要到县民政局办理手续,因为心里着急,一时冲动才那样说话。了解情况后,她向小伙子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和说服,最终使小伙子平静下来,一场可能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每年,她都会频繁地遇到这样的事、这样的人,但她总是用心化解各种各样的矛盾,最终使一个个难题得以化解。

  3年来,她共为全县6200余名城乡困难群众办理了医疗救助手续,先后有38名救助对象通过她的主动工作,及时得到了救助,132名患者家属给县民政局和马海燕个人送来了锦旗。2009年,她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站式”即时结算实时结报制度,这样一来,困难群众住院可直接在医院报销,省去了“筹款环节”,大大方便了群众医疗救治,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高度赞扬。马海燕还具体负责制定了《海原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通过该办法的实施,海原县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互联互补,使城乡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2004年至2009年,她连续5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全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405 孔祥瑞

  孔祥瑞,男,汉族,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多年来,孔祥瑞以“当代工人,只有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为座右铭,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创新,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一名享誉全国的“蓝领专家”。

  孔祥瑞以企业发展为己任,从设备日常“管、用、养、修”着手,挖掘现有设备潜力。他细心观察门机司机的全部操作过程,认真剖析每一个环节,经过反复实验,将门机操作杆移动轨迹由“十”字形变为“星”形,形成了“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生产效率提高了15.8%,平均每天增加作业量480吨,所负责的18台门机平均每台年作业量突破150万吨,达到全国港口最高水平,目前这一操作法被广泛运用到我国门机生产领域。他坚持每天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设备出现哪些故障、什么原因、修理过程、注意事项等都一一记录在案,日积月累,对所在岗位的各项设备了如指掌,对操作技术参数烂熟于心,并练就了“听音断病”的绝活。2010年,煤码头公司为弥补散货取料机适应作业品种单一的缺陷,开发了小皮带机配煤工艺,但该工艺存在配煤皮带与取料机发生碰撞的可能,造成取料机瘫痪的隐患。孔祥瑞就带领骨干进行攻关,最后在取料机走行门架的四个角加装了防碰拉线,有效地消除了隐患。到目前为止,孔祥瑞主持开展的技术创新项目200余项,创效过亿元,其中“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04年下半年,全国电煤告急,交通部希望天津港能为全国“迎峰度夏”电煤抢运作出贡献。作为操作队队长,孔祥瑞整个夏天没有休息,每天早来晚走,经常吃住在单位,全力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整体工作进度,有效缓解了南方电煤紧张情况,受到交通部的表彰。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孔祥瑞在调研基础上,建议公司开展“煤炭破碎筛分”业务,并参与了设备选型、招投标、安装调试全过程,公司当年实现收入6500万元,利润4000万元,为公司创效增利做出了突出成绩。

  孔祥瑞十分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在他的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下,众多青年技术工人迅速成长起来。维修班知识型产业工人QC小组连续3年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孔祥瑞操作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孔祥瑞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406 文建明

  文建明,男,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1981年,文建明从南充农学院毕业后,毅然放弃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农村,一干就是30年。他先后在8个乡镇做过13年党委书记,一直摸爬滚打在农村基层第一线,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开创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2005年,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前后19次上手术台,但他一如既往地忠于职守、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爱和信念创造了奇迹。

  2003年,文建明刚到城南镇任党委书记。城南镇债务缠身,社会矛盾较突出,上访多,治安差。“靠个人,只能靠一时;建机制,才能管长远”。他推出“村财镇管”制度,设立镇统管结算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直接核算到机关单位和农户,“口袋账”、“包包账”变成了明白账,共追收欠款658万元、追缴违纪经费32万元。至2009年底,镇、村基本无债务。针对上访较多的现象,在全镇推行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机制。镇、村干部每月用一周时间,进村入户寻找问题,对寻回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跟踪式”督办和“办结后”公示。文建明先后还推出集中办公、阳光操作、分线运作、文明教育、督查督办等九大工作机制,涵盖了乡镇工作大多数方面。这一整套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运行机制,被誉为“城南经验”。

  文建明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先后采取“党支部+市场”、“党支部+协会”和“党支部+基地”等模式,引进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业主20位,新办个体私营企业130个,建成“农资供销一条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建材加工一条街”、“农机钢材一条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郊特色经济示范带。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2130元,一路飙升到7780元。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时,文建明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他不顾医护人员再三劝阻毅然出院,火速赶回镇上指挥抗震救灾,带领镇干部挨家挨户查险排危。如今,文建明的病情进入了稳定期,创造了让医学专家都感叹的“奇迹”。他说:“只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奇迹是可能发生的。与其消极等死,不如抓紧时间为老百姓多办几件实事、好事。”

  文建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经济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