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441 沈 浩

2011年05月31日 09:35 来源:经济日报

  沈浩,男,汉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财政厅干部、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

  2004年2月,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了因率先实行大包干而名扬海内外的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当时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多元。小岗村离县城直线距离20多公里,却要绕道40多公里,村庄环境差,领导班子涣散,缺乏战斗力。他到村里后,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大包干”带头人到大寨、南街村、华西村等名村考察学习,转变思想观念。他带领村民扩大优质葡萄种植面积,带领村民修路、打井、推塘、筑坝,改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支持来小岗创业的13名大学生建立了双孢菇生产基地。几年来,小岗钢构有限公司、滁州市杨帆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中国改革第一村再次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3年届满,为把沈浩留下来,30年前村民集体按下红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小岗人以98个鲜红的手印挽留沈浩。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毅然选择留下。6年来,他在小岗村千方百计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先后引进了GLG集团、瑶海、天下一碗、从玉菜业等工业企业,建成了18公里的小岗快速路,修建了“大包干”纪念馆,为散居的26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他在村里设立“教育基金”,对村民孩子考上大学进行奖励。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组建了腰鼓队、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和档案馆,每周还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在村民文化广场放起了露天电影。他还多方筹措资金,创建了“4A”级红色旅游景区。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小岗村党委副书记李梦元说:“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子富起来。”

  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于小岗村,年仅46岁。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共安徽省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荣誉称号。沈浩荣获第二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经济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