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11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提出加强矿业合作 推进互利共赢

2011年05月31日 11:10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5月30日上午,由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为期三天的2011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开幕式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主题为:“加强矿业合作,推进互利共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贸易促进会秘书长徐沪滨,柬埔寨工业矿产能源部部长述赛,老挝能源与矿产部副部长宋本·拉沙松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武主持开幕式,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出席。

  汪民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2010年双方贸易额接近3000亿美元,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品是其中重要的贸易产品。中国与东盟矿产资源禀赋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这些年,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不断发展。矿业是中国企业在东盟各国传统的投资领域,中国矿业公司在东盟各国的一些矿业投资项目陆续取得成效,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东盟各国也有许多企业在中国投资矿产开采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降低矿产品的贸易成本,极大促进矿业投资便利化。

  汪民说,国土资源部与东盟各国矿业主管部门高层互访增多,广泛开展了地质矿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组织实施了相邻区域重要成矿带的编图、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等多项地质矿产合作研究项目。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和东盟各国迫切需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和深化区域矿业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互利共赢发展。

  汪民指出,本次论坛以“加强矿业合作,推进互利共赢”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他就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矿业务实合作。建立区域矿业合作机制和信息交换渠道,扩大矿产品的贸易规模和矿业投资规模。双方企业应进一步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探讨新的合作方式。二是加强地质矿产合作研究。充分利用“东盟+3”矿业评审会这一平台,推动和深化双方在地质编图、数字化填图和地质矿产数据库等方面的合作。三是推动专业人才培训。中国愿意在与东盟各国合作框架内,拓展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为东盟各国在地质填图、地质化学填图和矿产资源潜力等领域的能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飚在致辞中表示,广西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地区开发政策和边境贸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和区位优势,正在加快建成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广西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在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西将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发挥广西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广西与东盟矿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他建议,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加强交流,实现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支持把广西打造成中国—东盟矿业合作交流示范区,使之成为中国与东盟矿业信息交流、矿业设备技术、矿业物流基地和矿业产品交易中心;坚持共办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使之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矿业与合作的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举行了现场签约仪式,共有15个项目现场签约,合同金额约180亿元。

  据了解,本次矿业合作论坛内容丰富,开幕式后将举办中国—东盟矿业高官会议,高峰论坛矿业项目推介会,中国—东盟国家矿业政策论坛,中国—东盟找矿进展、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论坛,矿业融资论坛,中国—东盟机械行业合作论坛及展览活动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