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胀绷紧加息弦 A股或将利空尽

2011年06月03日 02:2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这个端午节,股民品尝美食或难以“酣畅淋漓”:一方面害怕央行突然加息或提准;另一方面,忌惮于经济持续放缓,滞胀恐慌也甚嚣尘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不少观点表示端午节期间加息或提准的概率大。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加息或正是利空出尽的信号。

  加息预期急升

   股民心中那堵绕不开的墙,始于2008年的端午节。

   是年6月7日傍晚,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完全打乱了市场节奏。因为在过去5个月中,央行一共4次上调了准备金率。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沪指跳水逾7%,整个6月跌幅竟达到惊人的20%。

   3年过去了,“端午情结”一直是个解不开的结。今年4月,我国CPI同比上涨5.3%。摩根大通表示,受旱情、粮食价格走高等因素影响,预计5月CPI同比涨幅维持5%以上的高位。更有甚者,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报告称,5月CPI同比涨幅或升至5.5%,创年内新高,而下半年物价回落的时点和幅度均有较大不确定性。

   由于央行的货币政策紧盯物价走势,这就意味着,如果CPI再下不来甚至继续上行,央行可能不得不动用加息这把“利刃”。而目前看来,这并非没有根据。

   6月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3年期央票。尽管发行规模较前次减少逾40%至230亿元,但仍为年内重启后第二次发行。有分析人士认为,央行一月上调一次准备金率、隔月加息一次的总体节奏不变。由于上两次加息的时点分别为2月8日和4月5日,分别是春节长假和清明节小长假最后一天。故端午小长假的来临,无疑将提升市场的加息预期。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端午节期间确实有加息或提准的可能性。“因为货币调控的目标是CPI,而二季度CPI又很难见顶。随着翘尾因素以及核心通胀回调,CPI最快也要在6~7月才能见顶回落。同时,在负利率环境尚未改变的情况下,一旦物价下滑放缓,央行只能加快动用价格或数量工具。”

   南华期货宏观总监张一伟认为,端午加息的概率比提准概率大,因为后者针对回笼资金。但5月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已超2000亿元,这表明市场资金面较紧,并不需要央行频繁使用数量工具。同时,如果再提高准备金率,只会推高中小企业借贷利率并使其生存环境恶化。目前经济最大的难题是遏制通胀,这并非通过1~2次提准备金率就能解决的。为控制通胀上扬,央行将不得不再加息。

   “通胀还很难压下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告诉记者,“尽管我们很难断定央行是否会在端午期间加息或提准,但鉴于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使通货稳定,加息已是不可避免。”

  6月A股反转?

   通胀令人头疼,但经济加速放缓却让市场惊出一身冷汗。纠结的是,若货币政策持续紧缩下去,无疑会进一步拖慢经济增长;但若货币转向放松,又如何控制高企的物价?

   经济放缓的一大标志是PMI大幅回落。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5月PMI为5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并连续2个月回落。分项看,11个分项指标环比均有回落。其中,现有订货、购进价格指数、主要原料库存和新订单指数降幅领先,分别下降3、5.9、2.5和1.7个百分点。中信证券表示,5月PMI回落有一定季节性,但从新订单、库存等指数变化看,需求动力仍在减弱,表明未来经济增长仍处在回调过程中。

   除PMI外,经济放缓还体现在工业增加值增速、发电量和进口等数据的集体回落上。中原证券指出,需求回落已经开始,市场正逐渐进入政策观察期。这一阶段,货币调控工具将按公开市场、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优先次序进行。沿着政策严控期——需求回落——政策观察期——价格回落——政策放松期的逻辑,下半年A股投资机会将来自需求下行带来的通胀回落。同时,在政策观察期,流动性明显改善将打开市场向上空间。

   “预计最快四季度CPI就可以下来,届时货币紧缩可能会出现微调,”东莞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俞杰称,“尽管货币放松不一定100%保证A股周期性反转,但可以预见的是,假如端午期间央行加息或提准,A股很可能利空出尽并展开一段反弹。”

   事实上,去年10月以来,央行已合计加息4次,分别是去年10月、12月以及今年2月和4月。上述4个月沪指对应累计涨幅分别为12%、-0.4%、4%和-0.6%。

   张一伟表示,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纷纷去库存,导致需求回落并进一步拉低GDP增速,这从PMI分项指标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就可见一斑。但从1~4月工业用电同比增长看,重工业仍增势良好,经济还未到全面下滑阶段。而工业生产值回落主要因季节性因素和产业调控所致。“另外,若端午节期间加息,相信A股是利空出尽,只要CPI不连续超预期上涨,A股至少有望在6~7月保持上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