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11年上半年十大财经澄清

2011年06月03日 08:49 来源:一财网

  2011年即将走过一半,半年来的市场震荡起伏,而各种传言常常是“推波助澜”。虽然有的是“无风不起浪”,但也有的纯粹是“捕风捉影”,本报通过对这些话题的澄清和还原,从侧面揭示财经证券领域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倡导人们理性看待事实,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曲解。

  国际板将以人民币计价

  澄清单位:证监会

  缘由:关于国际板的讨论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于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因此有传言认为,国际板将会以美元计价。而且不少专家学者也认为,以美元计价有优势。

  澄清内容: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在上海举行的陆家嘴(600663,股吧)(行情,资讯)金融论坛表示,就他目前所知,国际板将会以人民币计价,而非传闻中以美元计价。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在同样的场合也表示,国际板将以人民币计价,不会影响到分别以美元和港元计价的沪深B股。

  推出以人民币标价的国际板,不仅体现人民币在国际资本交易中的计价单位作用,提高境外企业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而且可拓宽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使境内投资者以人民币参与境外直接投资时锁定汇率风险。同时,在国际板上市的外国企业将所募集的资金转移到境外使用,把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兑换为美元,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外汇储备存量,从而减少汇率风险损失。

  点评:一直在理论上困扰国际板的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的难题,也已经“迎刃而解”上交所理事长耿亮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表示,国际板推出之后,国内投资者是以人民币来购买国际板股票,并非外币,而上市企业可以将人民币用于国内市场的拓展,因此不存在本外币兑换的问题。可预见的是,国际板推出后,中国的资本市场将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这也将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添加一个重要砝码。

  暂无计划出台房地产信托新规

  澄清单位:银监会

  缘由:从4月份开始,就一直有传言,银监会会出台新规,进一步规范并收紧房地产信托业务,以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在信托业蔓延。

  澄清内容:银监会在5月3日和5月16日分别对外澄清,并指出房地产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正常、合法的业务,银监会一直要求信托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

  银监会负责人强调,目前,银监会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要求没有变化。银监会将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最新变化,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中国信托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4月,信托公司共发行集合类房地产信托项目222个,募集资金722.11亿元,发行数量同比增66.92%,募集资金规模同比增长115.26%。

  由此可见,虽然监管层对信托公司的指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部分信托公司减少或暂停房地产信托,导致去年末和年初房地产信托发行量和规模迅速减少,但是终究抵不过市场对房地产信托需求的热情,招致发行量和规模又急剧恢复到2010年的速度。

  近日,报道称,日前有关部门已经以口头通知和书面通知的形式通知了相关信托公司,要求“房地产信托余额不得超过4月底的规模。”知情人士向该媒体透露,监管部门近期召集部分信托公司负责人开会,要求控制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模,做到“稳中有降”,但并没有全面停止房地产信托业务。

  点评:从去年11月份,监管层下发房地产信托风险提示之后,部分信托公司根据自身的风险监管措施,已经减少发行房地产信托项目,毕竟,目前的房地产信托的风险已经比较高了。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逐渐深入,也不排除监管层会对房地产信托有新的限制。

  从未说过取消节能汽车补贴政策

  澄清单位:工信部

  缘由:去年6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推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旨在推进节能减排的战略,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推广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就是该政策的主要推广对象之一。市场传言,到6月30日,就是3000元汽车节能补贴政策实施整整一年,关于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可能退出。

  澄清内容:5月20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指出,“我们从未说过节能汽车补贴要取消,至于资金用完后是否延续,要看最后的评估结果,再进行讨论。”

  张相木认为,全面推广普及节能汽车是新阶段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中国车用燃油供应紧张,与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是6280万辆,消耗的燃油量大约是1.3亿吨,占国内燃油消耗量汽油超过80%,柴油超过40%。

  张相木表示,未来将制订发布汽车消耗量发布办法,建立健全汽车节能管理制度,形成基于车辆燃料消耗量的财税奖惩机制。

  据了解,享受补贴的节能汽车数量低于发改委此前预期。截至2011年3月底,已补贴节能汽车170多万辆。2010年国家发改委曾预计,到2012年,财政补贴推广节能汽车400万辆以上。此外,张相木认为,全面推广普及节能汽车是新阶段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中国车用燃油供应紧张,与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是6280万辆,消耗的燃油量大约是1.3亿吨,占国内燃油消耗量汽油超过80%,柴油超过40%。

  点评:目前,车市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对已经备显疲态的车市来说,补贴政策停止无疑是“雪上加霜”。要维持车市稳定的发展,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应该延续。

  首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仍为三成

  澄清单位:银监会

  缘由:房价高居不下,楼市调控政策步步紧逼,市场“草木皆兵”。有传言,个人购买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将进一步收紧,监管层可能将首套房首付比例升至五成。而且,在浙江、广东等地部分银行首套房贷首付款比例已经上调。

  澄清内容: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杨少俊在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给出回应。他表示,目前银监会的房贷政策没有改变,仍然是首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三成,在此前提下,各地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对首付款比例自主决策,因此首套房首付款上调至四成、五成都属正常情况。

  前贷款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三成,贷款购买第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六成、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上述要求没有改变。银监会将继续敦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实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点评:虽然银监会一再澄清,但是类似的传言仍不绝于耳。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银行确实有这方面的动作。

  随着存款准备金率一再上调,在相对紧缩的信贷基本面下,银行必然会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收紧利率较低的首套房贷。不过,目前首套房贷的利率已经普遍较高了,不少银行都基本上都是按照基准利率发放,如果首付比例再上调,“打击面”就太大了。至少改善性住房需求还是应该满足的。

  外储持有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

  澄清单位:外汇管理局

  缘由:2月份有媒体报道称,美国白宫计划提出改革方案,让“两房”从房屋按揭市场上逐渐淡出,并逐步减弱政府在抵押贷款市场的角色。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对于持有大量“两房”债券的中国投资是否会“打水漂”的担忧。有人甚至推算,中国投资美国“两房”债券亏损可能高达4500亿美元。

  澄清内容:2月11日国家外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报道毫无事实根据。截至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也没有出现过投资损失。

  外管局上述负责人在一份声明中称,按照市场广泛使用的相关指数计算,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两房”债券年均投资收益率在6%左右。同时,外管局强调中国外汇储备从未投资“两房”股票,“两房”股价下跌和股票摘牌未对中国造成损失。

  不过,从各家中资银行最新了解到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家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减持了美国和欧洲方面的债券,其中涉及两房的债券也大幅减少。

  点评:安全性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首要考虑,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外管局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主要潜在风险已得到有效化解。外汇储备经营将继续按照各项既定原则,积极稳妥实施各种投资策略,确保储备资产安全并取得合理收益。

  我国居民每月住房支出为320元

  澄清单位:统计局

  缘由:根据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月均1123元的支出中占比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而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对此数据,各界纷纷质疑。

  澄清内容: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王有捐的署名文章表示,中国现行统计的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包括:水电燃料费、住房装潢支出、维修用建筑材料支出、租赁房租、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维修服务费等,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虚拟租金。

  此外,数据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统计局在全国范围随机抽选了65600户城镇居民家庭,通过日记账方式搜集资料。按照记账要求,只统计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比如居民实际支付的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等现金支出。

  王有捐表示,111元是人均居住支出数,也是全国平均数,综合了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居住支出。如果按户计算,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户均月住房支出为320元。

  点评:对于统计局的自我澄清,不少人不买账。对于320元这个最终数据,仍存在很高的质疑。虽然地区差异很大,不过在“天价房”频出,人民都望楼兴叹的时候,这样的数据确实缺乏说服力。

  央企可支配利润只有2000多亿元

  澄清单位:国资委

  缘由:今年“两会”期间,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透露,预计央企今年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元,经济增加值也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实现同比成倍增长,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们质疑利润是怎么分红的,是不是央企自己留下了。

  澄清内容: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央企的毛利润是1万多亿。这一万多亿央企首先要交20%的所得税,剩8500多亿。现在78%的央企都上市了,1万亿里面有88%的利润都是从上市公司得到的,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上市公司60%的资产是国有控股,40%的资产是股民的,是战略投资者的,这40%的资产,约3000多亿是要回报给股民的,所以央企只剩下5000亿左右的利润。”

  王勇称,在5000多亿中,要扣除20%作为国家发展的风险基金,就剩下了3000多亿,央企还要上交国有资本收益600多亿,所以实际上央企的可支配利润只有2000多亿。

  对于这2000多亿的用途,王勇称,2000多亿要用于央企的发展,还有1200多万的职工,700多万农民工和600多万的离退休职工的吃饭问题。此外,这部分钱央企还要解决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企业办学校的支出。

  点评:我国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确实过低,提高收缴比例释放出遏制央企盲目投资、加快央企结构调整的“积极信号”,期待上缴的央企“红利”能更多用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让更多百姓从中受益。

  券商“一参一控”政策未变

  澄清单位:证监会

  缘由:3月底,有报道称,“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等三家券商获得国务院特批,不再受"一参一控"政策制约。”

  澄清内容: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参一控”是一项已经对外公布实施的既定政策,适用于所有证券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目前,这项政策正在落实中,政策没有改变,个别媒体的相关报道不实。

  证监会于2008年3月发布《关于证券公司控制关系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证券公司“一参一控”政策,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监管制度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完善。2008年4月,《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发布,进一步明确规定:“2个以上的证券公司受同一单位、个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相同的证券业务,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并明确要求证券公司经营证券业务不符合这一规定的,“应当在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规定要求”。

  点评:所谓“一参一控”,是指同一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只能同时控股一家券商、参股另一家券商。握有最多券商股权的汇金公司却是“老大难”问题。因为,符合“一参一控”标准是证券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的必备要素。据悉,公开信息显示,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均为中央汇金公司旗下券商。但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2009年10月曾明确表示,在“一参一控”政策落实的路径图当中,中央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建银投资旗下的证券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得到了一定的宽限期,即最晚在2013年5月31日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QFII资金未出现异常流出

  澄清单位:证监会

  缘由:3月中旬,有报道称,部分QFII中国A股基金出现较大赎回。并指出面向欧洲机构客户的FlexifundA股基金I级基金(FlexifundEquityChinaAI)和面向韩国投资者募集的PCA中国龙A股基金的C级基金(PCAChinaDragonAShareEquityA-1ClassC)都有大幅赎回。

  澄清内容:3.15日,证监会表示,今年来QFII总体资金呈现净流入,没有出现资金大规模、异常流出的情况。QFII投资运作平稳,与去年底相比,QFII总体对股票、债券等资产的配置变化很小。此外,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已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上述基金出现赎回,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将资金转到该QFII在境外管理的其他中国A股基金,相关QFII资金并未汇出。自2006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管理办法》提出鼓励中长期投资以来,此后批准的55家QFII中49家为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长期投资机构,2010年底,长期投资机构占QFII的比例已经接近70%。今后,证监会将继续加强对QFII投资运作的监管,稳步推进QFII资格审批,鼓励更多长期资金进入,促进市场价值投资理念逐步形成。

  点评:QFII制度是我国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背景下、部分开放资本市场的安排。2002年实施以来,QFII制度总体运行平稳,对增加市场长期资金供给、引导价值投资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境外机构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求更加强烈。

  中国不大可能开征资本利得税

  澄清单位:官方人士

  缘由:据媒体报道,为精准统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时投资者个人股权变动的利润,税务机关已从国家工商总局调出大量企业股权变动信息,今后此种利润将纳入征税范围。上述消息传出后沪深股市开始持续下跌,因为不少投资者认为股市可能要开征资本利得税,因此选择提前离场,而学术界也对此争议纷纷。

  此前,就有传言,中国可能对B股开征资本利得税,引发B股暴跌。

  澄清内容:一位接近财税核心层的官方人士称,这个传言纯属误传或猜测,中国不大可能开征资本利得税。

  上述人士表示,除将来择机开征环境税、社会保障税均属于费改税性质外,原则上不会开征新的税种,因而不大可能开征资本利得税。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没有交易环节的资本利得税,只有证券投资所得税,即对证券投资所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征税。由于现金收入须纳个人所得税,而股权收入则无须纳税,只有在分红时才缴税,因此很多企业利用这种税收制度的漏洞,将高层人员的收入分成两部分:少量的现金和大量的股票或期权,这样他们只须缴纳很少的个人所得税,就可以事实上获得巨额收入。

  点评:事实上,资本利得税已经通过不同税目在步步为营的实施起来了。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国税总局已经从今年1月起向“大小非”持有者征收资本利得税,目前引起关注的正是通过“定向增发、股权回购”等形式变通后是否征税。而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流通股的正常价差获利,目前还不宜征税,因为它与印花税一样是资本市场的抽水机,只有水满溢出的时候才能用。

  (证券日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