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资本市场想发“旱财”:减产不明先炒作

2011年06月03日 14: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此次欧美粮食主产区遭遇的干旱和洪涝,外加国内旱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蔓延,再度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每一次极端气象事件的爆发,都提供给市场一个粮价上涨强烈预期,这也是资本市场对农产品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原因。

  旱情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更多在心理层面。

  去年以来,国际粮价高位运行,“粮食危机”一说愈演愈烈,市场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显得敏感而紧张。

  而这次欧美粮食主产区遭遇的干旱和洪涝,外加国内旱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蔓延,再度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截至目前,干旱所导致的全球粮食减产程度以及全年粮食总产量是否下降亦不可知,但“干旱”却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的新题材,为价格上涨预期的释放提供了机会。

  旱情尚未影响供需

  来自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信息显示,强麦期货从5月26日起连续数个交易日上涨,截至记者发稿前,主力1201合约收盘价2920元/吨。

  早籼稻期货则从5月中旬即开始上涨,主力1109合约5月12日收盘价2441元/吨,到30日收盘价为2648元/吨,半个多月时间上涨了207元/吨,涨幅8.5%,但于31日出现了小幅回调,收盘价为2583元/吨。

  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干旱对农业的减产预期仍主要体现在早稻上。“南方地区稻谷种植一般还会有中稻、晚稻,到目前,干旱天气对稻谷种植的影响更多仍体现在早稻上,随着未来用水形势的逐渐缓解,预计对全年稻谷生产的影响不大。”北京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表示。“其实,就供求市场来看,目前我国粮食供给形势总体良好,供求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虽然干旱可能导致早籼稻等粮食作物减产,但我国粮食库存仍然较为充裕。”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告诉记者。

  安粮期货分析师姜兴春也指出,最近,旱区的小麦、油菜基本接近收获期,受影响不大。而早稻由于正处于插栽季节,前景难料,但现在就判断为减产还为时过早。“下一步,国家若采取措施,引用长江三峡的水源到旱区,或者未来几天将迎来降雨,旱情就会有所缓解。”姜兴春说。

  郑宇洁进一步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粮食储备已采取包括国家粮食储备公司、各省粮食库存等在内的多层次储备方式,粮食库存约有4000亿斤,粮食安全有保障。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银行于5月31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南方旱灾不会对粮价和下半年CPI走势产生明显影响,因为灾区粮食生产在全国范围不具决定性影响,市场连续多年供大于求,且储备粮充裕。

  人为大于天灾

  手里有粮,心里本不该慌,粮价为何涨得如此没有道理?业内给出了解释:粮价面临的挑战恐怕不是天灾,而是人为因素。“对市场而言,每一次极端气象事件的爆发,都提供给市场一个粮价上涨强烈预期,这也是资本市场对农产品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原因。”姜兴春对记者说。

  姜兴春进一步分析指出,旱情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更多在心理层面。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全球金融市场处于一个较为不稳定的状态,流动性资金过剩。“一旦某种商品因为气候等因素收到影响,投资性资金就会快速介入,短期内利用人们的心理担忧,把价格炒上去,从中牟利。”姜兴春对记者表示。

  郑宇洁分析到,目前仍然持续的长江中下游旱情已经影响到农作物生长,加剧了市场对早稻减产的预期,粮食价格看涨,同时国际粮价上涨行情也逐渐向国内传导,和国内市场形成叠加效应,助推国内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因此,短期来看,未来粮价仍然保持强劲上涨态势。

  粮食减产所带来的炒作因素绝非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可以解决。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G20虽然未在稳定粮食价格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但在监管和打击针对农产品的投机资金问题方面取得一致。

  法国提出的对进入农产品交易领域的投机资金加强监管的建议得到各方支持。阿根廷也在本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应加强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以遏制短期投机资金对农产品的大肆炒作。预计于今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上,各方将就此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力争拿出可行的监管方案。

  作者:回旭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