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强劲

2011年06月06日 14: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海论坛2011: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詹姆士·莫里斯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出口增长会保持以前那么快的增长速度,理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快,能够拉动出口增长。全球GDP的增长从实际价值来说可能是4%,但中国的出口增长会继续上升。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出口增长会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因为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的拉动。

  我觉得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投资,而出口只是一种需求的表现。投资的增长也就是资本品投入的增长,比如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厂房等等,还有劳动力、技术诀窍、工作技能也促进了经济增长,不过其中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投资。如果投资回报不够高,经济增长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中国这么多年的投资一直在持续下去,说明还是有一定回报的,而且投资的产出品也得到市场需求的认可。当然,政府有时不得不干预市场来创造需求。这也是一个循环,将设备等资本品投入到创造对产出品的需求过程之中。一个开放的经济还可以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换;中国也是这样。不同产品对资本、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各国会专业分工。学习效应是很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建立新的工业时,随着产量增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有时,一国经济刚刚起步时,可能会问自己有什么比较优势,应该发展什么产业。但这样的问题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因为只要发展一个规模足够大的产业,就会产生学习效应,效率就会提高,从而促进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的出口出现了短暂下降,此后又恢复增长。在下降前,出口的价值占到GDP的40%,但出口带来的国内增值部分非常少,可能只占到GDP的20%,也就是说,很多增值含量大的零部件或者环节是在国外进行的。有一个特殊现象,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的时候,中国所占的增值比重更高一些,因为早期像纺织品等产品更重要,它们更多在中国生产。但是现在,中国出口的产品更加先进了,比如像电子元器件,中国的增值占比也就相应下降了。还有,比如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它们的增值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进行的。出口在中国部分实现的增值可能占GDP不到20%,那么,如果中国根本就没有参与出口的话情况会怎样?如果没有出口,中国的GDP增长会受到多大影响?我认为受到的影响可能不是非常大。

  在经济活动中,中国非常大的一块是交通,因为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内进行贸易,其带来的经济活动量也非常多,未必就要出口。

  再看投资带来的GDP增长。我们首先要澄清,不要以为资本投资边际收益总是递减的,至少在中国不是这样;当累计投资增加时,资本带来的劳动生产力不会下降。如果我们收集中国的数据来看,就会发现产出跟资本投入同比增加,没有边际产出递减的情况。具体研究GDP每年的绝对增长额和当年投资总额的关系,可以发现,前一年的投资和下一年GDP的增长之间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这已经是很老的经济学常识了。分析了投资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后,再看中国的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除了资本品投入外,还有劳动力。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也是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GDP年增长可以高达10%,而西方达不到这么高的增长水平,因为目前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劳动力技能提高的空间非常大。

  贸易当然也很重要,因为贸易会促进劳动分工专业化。就全球来讲,正是因为专业分工和储蓄这两项组合在一起,使得全球的产出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专业化分工使规模上升,就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学习效应也就更强。随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的提升,专业化带来好处的增幅应该是会下降的。现在,像服装、汽车、手机等,向其他国家购买是很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分工现在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看到中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取的好处比以前要来得少,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在经济发展初期,中国生产和参与贸易的产品相对来说价值比较低,现在则是高精尖产品了,尽管专业化或者贸易带来的边际收益在下降,但是专业化从绝对角度上来说还可以带来好处,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经济还会进一步发展。

  (作者为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责任编辑:梁靖雪)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