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鸡肋行情仍将持续下去

2011年06月11日 05:55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讯 本周仅4个交易日,沪深大盘先扬后抑,上演冲高回落的走势。各种不利消息在后半周再袭市场:首先,有传闻称下周公布的 CPI指数将达5.5%甚至更高,而紧缩政策又丝毫未见松动,资金紧张局面将继续。其次,受国际板即将推出消息的刺激,B股被边缘化而大幅跳水,并拖累A股创出本轮调整新低。庆幸的是,周五尾盘一个小时,市场上演惊天逆转的大戏,沪指守住2700点。

  至本周末,市场在2700点一线已纠结了两周多的时间,周五,2700点有惊无险。主力死守2700点有何用意?本周B股暴跌的原因何在?应怎样看B股暴跌对A股的影响?周五神奇逆转,是不是最后一跌?昨日盘后,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山证券刘震、长江证券陈重道和湘财证券陈永强三位分析师。

  如何看待B股暴跌

  记者:本周B股连续暴跌,成为拖累A股的一个重要因素。B股为何暴跌?怎么看B股暴跌对A股的影响?

  刘震:B股暴跌,主要与国际板即将推出的消息有关,市场预期国际板推出将致B股被边缘化。相对而言,国际板比B股可能会更透明,这对B股会产生挤出效应。另外,B股最终向何处去?市场感觉其前景暗淡。从历史上看,B股往往是A股的先行指标,如果B股大跌,A股肯定也不会走好。从盘面看,B股此轮暴跌,对A股有明显拖累。不过,短期暴跌并大幅释放风险后,这种影响可能会淡化。

  陈重道:历史经验表明,B股走势对A股有预示作用。不过,这一次B股大跌,与其前期涨幅太大有关,因此,有补跌性质。从这个角度看,投资者并不能就此认为A股即将大跌,毕竟,市场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高,投资者不必太悲观。

  陈永强:国际板将推出的传闻是B股大跌的首要原因,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B股将被边缘化。其次,美元阶段性转强可能会引发投资B股的资金回流至美国,也成为市场解读B股暴跌的因素之一。从盘中看,B股大幅跳水,明显拖累了A股,但A股下跌抵抗明显。

  市场缺乏做多动能

  记者:周五A股市场再创调整新低后神奇逆转,沪指V形反转并重返2700点大关。从技术上看,并未出现明显的破位,这使下周走势并不会太悲观。那么,周五盘中破位是不是最后一跌?

  刘震:周五创新低后出现超跌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但近段时间以来,成交量一直没有放大,导致市场缺乏方向感,加上本周B股暴跌引发A股冲高回落。直至目前,市场仍运行在下降通道中,缺乏持续做多动能。在经济出现下滑趋势、资金面依然紧张的情况下,市场的下行趋势或还会延续。

  陈重道:沪指从3000点跌至2700点,不少个股跌幅巨大,在2700点一线,主动性杀跌盘明显减少,部分主力也看到2700点之下为反击区域,加之技术指标调整到位,预示着短期继续大跌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尽管2700点区域的整体估值较低,但成交量一直未能有效放大,主要原因还是资金面紧张。因此,估计弱势格局还会延续。

  陈永强:周五尾盘惊天逆转,市场可能有如下考量:若周末加息,市场提前消化,利空出尽大盘低开走高概率很大;若周末不加息,则要等到下周数据出台后再议,主力似乎在下周的上半段有短期腾挪的空间。但从收盘的长下影小阳线看,短期大盘还要纠结,中期走向并不乐观。从估值看,一些股票比沪综指1664点时还低,总体处于低估值区,但在系统性风险未完全释放的前提下,个股操作难度仍很大。

  轻仓观望仍为主策略

  记者:尽管市场屡现超跌反弹,但热点持续性差,投资者普遍反映机会较难把握。在目前市场格局下,应该怎样操作?

  刘震:目前大盘仍然运行在年线下方,处于相对弱势,再次向下仍是大概率事件,沪指或会再次下探2661点的支撑。建议投资者关注加息等政策面动向。操作上,只能轻仓做短线,主要是做超跌反弹,也可关注一些强势的题材股,如稀土等,但一定要快进快出。

  陈重道:在目前位置,股指短期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较低,投资者可遇盘中超跌时做超跌反弹,但只适应小仓位,目标不能太高,因为中线底部还未到。稳健的投资者仍宜观望。

  陈永强:本周,防御型品种如酿酒、农业、商业等整体抗跌,而事件性炒作也较活跃,受有关消息刺激,军工板块整体启动,后期或仍有进一步表现的机会。另外,中小盘股整体走出超跌反弹,部分前期高送配除权后的品种也走出填权行情。但即便如此,目前很多投资者仍被套牢,在历史包袱没解决前,频繁割肉换股并不可取。在系统性风险没完全释放的前提下,目前的行情如同鸡肋,控制仓位和节奏尤为重要。建议关注华东科技(000727)、鱼跃医疗(002223)、宝钛股份(600456)和中信海直(000099)。

  (本报记者郑先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