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3日 00: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管弦
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有着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贵州铆足了劲儿,力争再掀起一个贵州红色旅游的高潮。但作为开展红色旅游较早的省份之一,其红色旅游似乎一直游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市场之间,不断求解和探索如何两者有机融合形成产业之路,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实,早在2000年贵州就把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可谓起步比较早。2005年先后编制了《2005-2010年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贵州省红色旅游规划》,将“长征文化旅游线”作为精品旅游进行开发,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经典产业链。然而,由于各地开发意识、开发力度或财力大小悬殊,贵州红色旅游并没达到想象中遍地开花的地步,许多资源尚待开发和深度挖掘利用,如今能叫响全国的红色旅游品牌仍屈指可数,亮点和资源显然不成正比,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仍偏小。
据了解,红军长征经过了贵州87个县(市)当中的68个,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与遗迹。以遵义会址为中心,该省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可供发掘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军长征历史上的黎平会议、镇远战役、猴场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等一系列重要的革命历史活动,都为贵州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另外,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贵州还涌现出了我党早期的一批革命家,如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等,他们的故居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2005年规划出台的《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当中,该省就有3条纳入其中。数据显示,贵州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380.71万人次,年均增长20.06%;接待入境游客9.03万人次,年均增长14.97%;红色旅游综合收入223.13亿元,年均增长28.02%。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就红色旅游而言,受贵州旅游大环境的限制,虽有以遵义会议为经典、以长征文化为背景的红色旅游资源,但较之别的许多省份,总体上仍处于弱势。因此,不应单纯以资源为导向,而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典产品为重点,以媒体为纽带,以政治工程启动,以文化工程支撑,以经济工程落脚,逐步将红色旅游由政治层面向文化层面延伸,以打造综合型、复合型的产品。唯有如此,其价值才不会因当前政治活动的时效或政治氛围的冷暖而波动,而是随着国内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国内外游客不断增长的历史文化品位而提升。
令人欣慰的是,贵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正逐步加大,“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贵州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投入8616万元,地方财政投入3000万元,引入民间资金1.1276亿元。仅2010年,该省就拨出100万元,支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布展,提升展览档次和水平。并研究确定了全国红色旅游总体建设二期方案贵州备选项目,共18个景区18个项目总投资4.13亿元,大力提升硬件水平。而去年召开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会上,时任省委副书记赵克志的演讲则是围绕红色旅游展开,他提出,下一步,该省还将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与泛珠各方联手,进一步加大跨省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建设力度,重点建设贵阳经息烽、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接四川泸州线,贵阳经都匀、独山、荔波、榕江、锦屏、黎平接湖南通道至广西桂林,安顺经望谟、兴义、晴隆、盘县接云南曲靖线以及贵阳经息烽、金沙、黔西、大方、毕节、赫章接云南昭通线,同时重点加强省内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切实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