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创举,只为矿业与“三农”共赢

2011年06月14日 00:0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许长江 通讯员 张晓瑜 李培铨

  东晋大文人陶渊明描绘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古代文人笔下那一派祥和、理想之景,如今在河南超越企业集团创建的“矿业农庄”里,人们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样一种融洽的氛围、一种勃勃的生机。

  “矿业农庄”地处河南安阳市郊,由龙泉矿业农庄、伦掌矿业农庄和九龙山矿业农庄组成,规划涉及安阳市2个区县、3个乡镇、33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3000户、56800人,规划区面积约50.28平方公里。在“矿业农庄”这里有热火朝天工作的矿井工人,有忙碌劳作的果农、牧农,有在明亮的教室朗朗读书的少年,还有在刚落成的新村中悠闲晒太阳的老人,但在这一切繁荣生机的景象背后又有多少人了解“矿业农庄”项目一路走来的艰辛。

  科学创意解难题

  河南超越企业集团(简称超越集团)是一个以资产经营管理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由安阳市最早的私营文化企业发展而来,成立于1988年。20多年来,超越集团已经由当年几万元资产发展为一个总资产近50亿元,以资产经营管理为核心业务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经营涉及投融资、文化、房地产、矿业等领域。1995年起投资兴建了九龙山煤矿、租赁经营并改制了王家岭煤矿。通过勘探获得了龙宫井田、彰武-伦掌北部井田3.6亿吨的煤炭地质储量,奠定了煤炭资源规模化开发的坚实基础。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煤炭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兼任河南省人大常委、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及超越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民营企业家杨清河心情反而越来越焦灼。

  杨清河自幼生长在有矿山企业的农村,20多年前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名煤炭推销员,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处境他十分了解。传统矿业发展中普遍存在地表塌陷、“三废”排放、矿业与农业生产矛盾、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与农民生活环境的矛盾等问题,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涉及到国家“三农”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这些问题不解决企业就像随身携带着炸药包。同时,身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杨清河发自内心的想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应该怎么做呢?当时,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在全国和河南省正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对于如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也正处于摸索阶段。带着这一难题,杨清河携同集团董事局领导展开了无数次研讨,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董事局达成了一致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党和国家提倡的重要任务,因此,将农民和集团的切身利益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既有利于解决矿农关系、“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利于优化集团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双赢。这种“利益共同体”被杨清河定名为“矿业农庄”。

  2006年4月,杨清河首次提出了“矿业农庄”的理念和构想。之后不久,他进而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矿业农庄”上升到集团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来强调。同时,在全面总结集团20多年来宝贵发展经验,形成了“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战略思想和“科学超越”、“健康超越”、“和谐超越”的企业文化。“健康发展”具体体现在集团对于党建工作的支持上,“和谐发展”具体体现在慈善事业方面,而“科学发展”则具体体现在对于“矿业农庄”的探索和实践。杨清河带领集团员工坚持不懈地积极研究、探索、实践“矿业农庄”经济发展模式,创建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使企业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7年6月,经过超越集团上下多方论证、研究和思考,经有关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一套科学、完善、系统的《矿业农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为此,超越集团筹资3000万元组建了旗下子集团——安阳市联兴矿业农庄集团,具体承担实施《矿业农庄总体规划》的使命。该集团编制的具有超越特色的《超越集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得到了河南省发改委等6个部门的认可和肯定。

  循环经济惠三农

  “矿业农庄”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经济发展模式,旨在把矿区建设成为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生态型城镇,兼顾矿业与农业、矿山与农村、矿工与农民、企业与社区等多边利益关系,以达到协调发展、和谐共赢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矿业农庄”里,矿业企业和矿区农民是平等主体,是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以资源、资产、资本为纽带,以股份制为特征,以合作为基本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矿业农庄”的所有成员,特别是缺乏知识技能的农民,可以通过培训转变身份,实现股东、工人、农民等多种身份为一体的质的转变,促进矿业农业协同发展,使“矿业农庄”真正成为统筹兼顾城乡建设与发展的一个有活力的新型经济联合体。

  “矿业农庄”规划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合资、合作、培训三项措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具体说就是:通过合资,整合矿产和土地资源,带动农业发展;通过合作,整合矿区和农村资源,帮助新农村建设;通过培训,整合人力资源,促进农民转变身份就业增收。规划确立了“矿业农庄”三大体系建设:一是构建矿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生态矿业和矿业循环经济项目;二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项目;三是构建新农村建设体系,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项目。通过统筹规划,整体运作,推进矿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

  “矿业农庄”分为核心建设区和辐射带动区。首期规划大型项目共三大类,其中矿业及矿业循环经济类分别为:45万吨王家岭新井、180万吨伦掌煤矿、90万吨洗煤厂、800立方米/时矿井水处理厂、4×6000万块矸石砖厂、装机容量8×500千瓦的煤层气综合利用电厂;农业及农业循环经济类包括:千亩果草禽生态农业示范园、“果-草-禽”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中心、销售技术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类包括:投资3亿多元的龙泉矿业农庄新村,投资1000万元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以及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拓展训练基地及其他。

  脚踏实地稳发展

  “矿业农庄”从理论到实践已经经历了五载春秋,其中的甘甜与苦涩杨清河品得最深。“矿业农庄”在建设初期,因为牵扯的范围广、项目多,每次汇报工作反映的都是困难大于进展。项目设计有问题可以反复研讨、逐步优化,缺少专业人才可以高薪聘请,但是繁琐的各种审批手续只能一点一点啃了。每当有媒体要报道“矿业农庄”时,杨清河总要拜托记者帮忙强调一下他们的困难,希望能够借此得到有关部门的一些支持。“矿业农庄”还处于进一步规划与摸索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资产评估和入股测算、“矿业农庄”农民新村建设用地置换、项目的银行融资等方面还存在着困难和障碍,这些都迫切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矿业农庄”模式是个新课题,不仅企业要有好的发展理念,实施手段也要不断创新,更需要政府部门也用新的理念来推动。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但让杨清河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矿业农庄”建设在许多方面依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矿业和矿业循环经济方面进展:设计年产45万吨的王家岭煤矿2008年7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3个井筒全部落底,巷道掘进、硐室建设和地面建筑接近就绪,已完成投资近3.75亿元;设计年产45万吨的九龙山煤矿正在加紧办理前期工作,即将动工兴建。设计年产180万吨的伦掌煤矿是国家“十二五”接转项目,所有支撑性文件均以编制完毕并通过评审,2011年6月1日已经河南省发改委核准;煤矿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矿井水综合利用、煤层气发电等项目同步推进中。

  在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进展:以合资方式建设的千亩果-草-禽产业示范基地已流转土地2100亩;栽种各种树苗7万余株,其中薄皮核桃树5万余株。饲养绿色土鸡(柴鸡)存栏量12万只,已出栏总量21万只,共出产绿色土鸡蛋85万公斤,产品供不应求;“农家乐”及拓展训练基地等农业观光、城郊旅游项目正在筹建。

  在“矿业农庄”新村建设方面进展:投资550余万元已建成10余公里的村庄水泥硬化道路;投资190万元建设的两所清河希望小学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在读学生300余名;龙泉矿业农庄新村社区规划占地1600亩,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可安置2850户10700人居住,投资总额3.5亿元,计划工期5-7年;2010年8月4日,龙泉“矿业农庄”九堰新村建设示范区项目奠基,该项目一期工程已调整土地50.87亩,项目计划于2011年10月建成,总投资3100余万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可安排161户560余人入住。

  在培训方面进展:超越集团投资30万元,在龙泉“矿业农庄”改造建成一所培训中心,已经培训当地农民315人,269名已成为超越集团的正式员工,临时安置农民工9000余人次,参加“矿业农庄”内的工矿、农业等劳务活动。2011年超越集团准备再投资150万元,扩建培训中心,用3-5年时间,将矿业农庄覆盖范围内的适龄农民全部培训一遍。随着王家岭新井的建成,该培训中心将面临繁重的培训任务,大批的农民要经过转型教育,成为合格的矿工或有技术的农业产业工人,才能满足“矿业农庄”大量的人力资源需要。

  在公益慈善事业方面:2010年4月,超越集团启动“超越慈善工程”,以“超越救助基金会”的慈善平台为载体,通过单独救助或与省内各类慈善机构合作等方式,开展资金扶持、技术帮助、扶贫救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帮助农村困难群体脱贫解困。安阳市联兴矿业农庄集团,按协议规定,5年分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资金将达到2.5亿元。

  “矿业农庄”获认可

  超越集团的“矿业农庄”因其对循环经济的创新、对三农事业的贡献、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获得了专家的赞扬、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

  中国矿业联合会于2010年4月组织专家队伍对“矿业农庄”模式进行调研、论证和评价,历时半年有余,五易其稿,形成近3万字的研究报告。并于2010年10月17日在北京召开《超越集团“矿业农庄”发展方式研究报告》评审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专家裴荣富,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高级工程师张文驹等17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报告进行了评审,并一致同意通过此研究报告。专家们认为,“矿业农庄”模式不仅是一个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是一种超前的战略思考、理性的战略创意、系统的战略设计、科学的战略选择。除此之外,“矿业农庄”发展模式还获得多位专家领导的好评,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曾绍金在“中国矿业循环经济高峰论坛”上总结评价说:“超越集团‘矿业农庄’是有效解决‘三农’‘四矿’问题的一种崭新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河南省政府参事和矿业专家孙志顺还联名向河南省人民政府建议关注“矿业农庄”这个具有“河南特色、矿农统筹”的新模式。

  “矿业农庄”建设以来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继2008年安阳联兴“矿业农庄”集团成为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后,2009年该企业所属龙泉“矿业农庄”新村社区又被列入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伦掌“矿业农庄”被列为河南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超越集团被河南省慈善总会授予“第三届关爱新农村十佳爱心单位”;“矿业农庄”创始人杨清河也因对“三农”事业的贡献荣获“河南省2009年度十大‘三农’新闻人物”,2010年度“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开拓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矿业农庄”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超越集团的难题,也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了解,在安阳市龙泉镇九堰村,过去一亩地丰年也不过300元利润,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给“矿业农庄”每年每亩地可得到固定的500元补贴,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参加“矿业农庄”内的劳务活动,男工每人每天80元,女工每人每天50元,平均每人年收入15000元左右。暂时不能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在“矿业农庄”周边从事运输、建筑、餐饮服务等三产业务。以九堰村为例,未参加“矿业农庄”之前,每户每年平均收入1000余元,而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农民的收入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改变。

  展望远景更期待

  站在“矿业农庄”总体规划沙盘前放眼望去,这里有科学合理、井然有序的采矿场,有现代化管理、硕果累累的果-草-禽产业示范基地,还有一排排鳞次栉比、设施齐全的新村社区……对于当地农民而言这些只是看得见的变化,还有看不见的变化是他们的腰包也将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美。

  据了解,《矿业农庄总体规划》实施完成后,总投资将达到91亿元,年产值100亿元,利税总额20多亿元,就业7000余人。随着项目的实施,预计2015年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可达到12000元,使“矿业农庄”覆盖地域成为“三废”综合利用、能(资)源节约、产业优势互补、安全生产的循环经济区和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镇。到2015年,仅龙泉矿业农庄矿业循环经济总投入可达6.86亿元,年利税9600多万元;新农村建设投资3.5亿元,可形成具有小城镇雏形的龙泉“矿业农庄”新村社区,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股东,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

  在不久的将来,“矿业农庄”总体规划建成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种循环交替、周而复始的新模式:新农村建成后矿区的旧村搬迁可释放地下压煤,青壮劳力经过培训可以转成煤矿工人,他们的收入将可大幅度提高;以前被当成垃圾的煤矸石,经过综合利用变成了盖高楼大厦的矸石砖,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在抽采处理后可供新村居民做饭、取暖甚至发电,矿井排出的污水经过沉淀、过滤,用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工业利用;果-草-禽产业示范基地种植的薄皮核桃可以防治由于开采可能造成的地表塌陷,核桃树下种植苜蓿草,苜蓿草用以散养土鸡,产出的核桃、土鸡和绿色土鸡蛋用以销售,同时示范园还可以为一部分村民提供工作岗位。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共同利益为导向,努力达到矿业、农业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矿业农庄”是杨清河及其超越集团全体员工的智慧结晶,是一名民营企业家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这种科学探索不仅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收益,更为我国的“三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统筹矿业与“三农”和协共赢的创举,也是这位当代民营企业家值得借鉴的科学发展之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