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4日 00:4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之快简直让人有些目不暇接,这从历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就能看一些端绪。
1987年我国首次评选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时候,百强中90%以上是从事彩电整机及配套件生产的厂家。到1996年第十届百强评选时,已基本形成通信、计算机、元器件以及家电同步发展的多元化结构。而到2011年,本届百强中从事软件、元器件、材料等基础行业的企业数量已达40余家,同时,相当一部分百强企业已将战略重点转向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1987年评选出的首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如今依然在百强名单中的,只有11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说。
名单的变化,也体现了整个产业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的努力。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说,这些年,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正积极适应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新趋势,主动加快战略调整。2010年以来,联想确立了移动互联战略,华为发布了全球云计算战略,浪潮提出了云海战略;海尔、方正等多家企业提出了服务化转型的战略,将经营重心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
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日益壮大,行业中的大企业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突出。华为、中兴已经步入全球电信设备提供商的一线阵营,营业收入规模分别排名世界第二和第四。联想在全球PC市场份额中排名第四,在与N EC合资后,有望进入前三名。
“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从初期的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逐步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杨学山说,未来5-10年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由大变强的攻坚时期。产业和企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阶段的关口,既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又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从机遇看,国内外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为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上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新应用快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全球市场复苏动力很强。国内信息化建设的全面铺开,内需扩张与消费结构升级,都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
同时,国际产业格局深刻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化、融合化、多样化演进趋势日益突出,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快,产业组织形态及商业模式创新频繁,新兴增长点多且拉动性大。这种变革为后发国家的大企业提供了挑战微软、英特尔、IBM等传统跨国IT巨头霸主地位的机遇。
而从挑战看,杨学山认为,首先,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产业健康发展。以2010年为例,信息技术领域的贸易摩擦事件的频频发生,全年累计发生涉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摩擦事件40余起。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外向度较高,百强企业中出口比例超过50%的企业共有20家,国际市场对大企业意义重大,贸易摩擦将会给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其次,大企业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子信息产业高度国际化和全球分工的特征非常鲜明,中国大企业面临的是与全球IT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局面。无论是在通信、计算机、数字视听等整机领域,还是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太阳能光伏等基础电子领域,跨国公司的布局已经非常成形,给后发国家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压力。
此外,资源和环境约束也日益增强。国内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日益下降,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原材料与劳动力价格明显上涨,成本比较优势面临严重制约,这一方面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也迫使企业不得不主动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新的竞争优势。
杨学山表示,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大企业,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要求。下一步,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优势资源整合,努力为培育发展大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