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存款准备金率又上调

2011年06月15日 16:53 来源:东南快报

  新华社电中国人民银行14日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保持着“一月一调”的提升节奏。在过去5个月里,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自去年以来央行更是先后12次上调准备金率。

  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高位。据估算,此次上调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700多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进一步回笼市场的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缓解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

  “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达到5.5%,创下近三年来新高,物价走高的背后是由于前期超常规的货币信贷投放,因此通过准备金率的继续上调,可回笼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更好地控制住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说。

  分析

  暗示三率齐动?

  14日中国经济重磅消息迭出。早间国家统计局方公布高达5.5%的CPI数据,午后央行即出手调准,步步逼近23%的市场既定准备金率高位。

  最新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走势或“涨”或“落”的“两极”。由此,政策处于“两难”——银根收紧会否“超调”?政策会否松动?自2010年1月首次调准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进入银根紧缩期已是一年又半载,调准多达12次,是否还有空间?

  2011年中之际,不仅是市场“紧缩”与“松动”观点交锋最激烈的时点,相信更是货币当局谨慎观望的时期。此时,货币政策一举一动,皆可成为市场观察决策者思路的风向标。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此举暗示当局对眼下经济状况的三大决策判断:

  其一,通胀压力仍然高位,此时继续调准,避免给通胀提供流动性的“催化剂”。其二,央行此举将打破近期“政策将松动、放缓”的市场预期,传递继续收缩的信息:经济增长在回落,但管理通胀依然是重点。其三,调准是“稳健货币政策”的标志。

  若说准备金必调无疑,那么眼下,加息时间窗是否已经开启?鲁政委预计,预期经济放缓是温和的,同时物价压力仍然很大,故6月至7月仍存加息可能性。不过他认为,政策若以谨慎计,或许待到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后再做定夺最佳。

  就在宏观数据公布的前一天,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发表了题为《当前应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方向》的评论,称总量政策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结构性问题。改变宏观调控方向,只会让前期成果功亏一篑。市场曾猜测,这一评论暗含央行未来调控思路。果不其然,宏观数据公布不到6小时,央行便再度出手。

  而在“常规性”调准后,央行何时祭出加息“利器”,再度引发讨论。中金公司此前预测,6月、7月央行可能再度加息。此外,5月贸易顺差规模扩大,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升值亦有一定空间。 中新

  观点

  股市反弹或夭折

  昨日走强的A股,今日可能会走出低开—反弹—再回落的走势。地产股的强势难以持续,昨天的上扬主要是对保障房建设的一次反应,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此次央行提准保密工作有了提升。

  ——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广福

  房价下跌无悬念

  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提高将成为压倒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季度房价出现实质性下跌已毫无悬念。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

  民间利率将飙升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但是收紧量的话,没法解决价格问题,上调存准率会导致民间借贷利率的大幅飙升。

  ——经济学家谢国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东南快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