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6日 0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长江 通讯员钟军伟
做慈善要有神圣的慈善使命、鲜明的慈善思想、健全的慈善机制、系统的慈善规划、崇高的慈善目标。只有确立了慈善使命,才能主动做慈善;形成了慈善思想,才能快乐做慈善;建立了慈善机制,才能自动做慈善;制定了慈善规划,才能经常做慈善;确立了慈善目标,才能努力打造慈善品牌,实现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够把慈善事业做长、做强、做规范、做到位。
——杨清河
创业历程:自强不息,勇于超越
1967年8月,杨清河出生在河南省安阳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自幼家境贫寒,当他还是一个17岁懵懂少年的时候,就背负着5000元的负资产,走上了创业之路。从1988年创办安阳市第一家私营企业——安阳市超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始,杨清河的“超越”之路已走过23载光辉年华。如今,杨清河所创立的超越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以资产经营管理为核心,业务涉及文化、房地产、工业和农业综合开发,总资产50多亿元的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
集团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最具生命力民营企业”、“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光彩之星企业”、“私营百强企业”、“十佳诚信企业”、“关爱新农村十佳爱心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在他的支持下,集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受到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表彰。
杨清河先后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河南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河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河南省最受尊敬的民营企业家”、“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等荣誉,特别是2011年4月28日,在中国慈善排行榜上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慈善家”。他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香港商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近年来,杨清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总结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超越、健康超越、和谐超越”的发展理念,超越集团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围绕“科学超越”,超越集团重点建设“矿业农庄”这一崭新的工农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围绕“健康超越”,超越集团将党建提高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开拓民营企业党建新境界;围绕“和谐超越”,超越集团探索创新慈善理念,倾力推进“超越慈善工程”的具体实施,走出了一条慈善与企业同行的和谐发展之路。
慈善使命:超越自我,奉献社会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从贫穷中走出的杨清河有着挥之不去的慈善情结。
在20多年的创业过程中,他始终将“超越自我,奉献社会”作为心中的一面鲜亮旗帜,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直接或间接用于捐资助学、扶贫救灾、助残济困等捐款高达1.8亿元。
“超越自我,奉献社会”——按杨清河的理解就是:个人干事创业要突破“自我”的束缚,要超越个人发家致富的奋斗目标,以“奉献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倾力慈善为最高追求。因此,他在创业之初就确立了自己“超越自我,奉献社会”的奋斗目标,超越集团成立后,他更是将“超越自我,奉献社会”立为企业宗旨并且发扬光大。从最初的捐建“清河希望小学”,到“两江”救灾,再到汶川、玉树地震捐款捐物,可以说每当社会有灾难和不幸的事情发生,每当有弱势群体需要救助的时候,他都会义无反顾地慷慨解囊。
多年来,杨清河仅为贫困农村地区捐资助学一项就捐出200万元,为此,他被河南省安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希望工程功勋奖”。2006年9月,在他的倡议下,超越集团向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捐赠100万元,启动了“白内障复明工程”,使偏远贫困地区的数千例白内障患者受益。2007年,向河南省光彩基金会捐赠650万元,用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修路、饮水、通电、建校等基础工程。2008年,向河南省慈善总会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赠330万元,并出资1000万元资助共青团河南省委设立了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帮助和支持河南省农村广大有志青年创业。2009年7月,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2010年8月,他引领合作伙伴——上海仁鼎投资有限公司向河南省超越救助基金会捐赠1亿元,用于资助河南文化教育事业。2010年11月,在河南省“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捐赠仪式上,他通过河南省超越救助基金会为河南公益慈善事业捐资5000万元,该笔捐款也是迄今为止河南本土个人单笔捐赠的最高数额。
慈善思想:“人民缔造财富,财富属于人民”的财富观
在2010年4月举行的中华慈善文化论坛上,杨清河旗帜鲜明地提出,应当倡导和树立“人民缔造财富,财富属于人民”的财富观,使之成为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信仰相匹配的社会主流财富观,引导不富裕阶层勤劳致富,鼓励富裕阶层热心回馈社会,最大限度地加快社会财富的增长,尽快消灭贫富差别,早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天下大同,共享财富的共产主义理想。
这一财富观的主要内涵是:应当肯定人民是财富的缔造者,深刻理解财富的社会属性,由衷认同财富属于人民是理性的回归。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家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财富道德修养:一是正确认识财富。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机遇获得了不菲的财富。但是企业家不能忘记,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也应明白,每一个人对财富的需求都是有限度的,不能做守财奴。二是积极创造财富。创造财富是企业家的神圣使命,也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途径,如果每一个企业家都“小富即安”或“富而不进”,不再追求创造财富,是社会的损失,也是一个企业家丧失责任的具体体现。三是科学管理财富。要建立既包括封堵,也包括疏导的财富管理机制。限制财富负向功能,避免财富用途失当,阻滞社会的进步;加强财富的正向功能,使财富用得其所,积极推进社会的进步。四是合理使用财富。要处理好财富和责任的关系,追求财富使用价值的最大化。要认识到拥有更多的财富,就意味着担当更大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极佳途径是投身慈善,从而把慈善作为财富最神圣的归宿。
“人民缔造财富,财富属于人民”的财富观在论坛上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和反响。这一财富观的提出,对于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财富积累,形成积极健康的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进步,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慈善机制:裸捐机制
杨清河在“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捐赠仪式上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宣布做好了“裸捐”的准备,并建立了“裸捐”的机制:以超越救助基金会为载体建立财富社会化的归宿机制、企业百年传承机制和慈善事业常态化机制。
财富社会化的归宿机制:2009年,杨清河联合超越集团部分成员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河南省超越救助基金会,并于当年9月得到了主管单位河南省工商联的认可,通过了河南省民政厅的批准与核准,从而解决了“裸捐”的平台问题;企业百年传承机制:制订了根据企业发展和企业接班人培养情况及党和政府的需要,择机捐献杨清河先生在企业的全部股权资产的计划,解决了裸捐后企业的发展问题;慈善事业常态化机制:制订和实施了慈善规划,落实了慈善工作的日常化和长期化措施,解决了裸捐后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慈善规划:“超越慈善工程”
杨清河在河南省超越救助基金会成立之初,就对他的慈善事业当成一个协调工程进行了详细规划,形成了“超越慈善工程”的具体方案,并付诸了实施。
“超越慈善工程”秉持“整合慈善资源,构建救助平台,点燃希望火种,谋求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关爱民生,扶贫济困”为宗旨,以“打造超越慈善品牌,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弱势群体救助、公益事业资助、老区建设帮助、青年创业扶助等主题,以河南救助基金会为实施载体,以2010年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杨清河个人和部分成员企业作出了每年至少向河南省超越救助基金会捐献股权收入和年利润10%的决定,解决了慈善捐款从哪里来的问题;他同时规划了超越系列慈善行动,解决了慈善捐款用到哪里去的问题。
超越系列慈善行动通过单独救助或与河南省内有关慈善机构合作等方式,开展资金扶持、技术帮助、扶贫救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超越慈善工程将围绕帮助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等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公益事业资助、帮助老区建设和成功人士回报家乡、扶助青年创业、矿业反哺农村等开展“超越爱心”、“超越文化”、“超越梦想”、“超越公益”、“超越希望”、“超越小康”等系列专项行动。目前,“超越爱心”、“超越文化”、“超越公益”、“超越希望”等慈善行动已经陆续启动实施,其他慈善行动正在筹备之中。
预计到2015年“超越慈善工程”将初具规模,募集捐款3亿元,到2022年将募集捐款超过10亿元,同时,引领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中来,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慈善目标: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杨清河毕生追求的目标。杨清河认为企业财富源于社会,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了企业获取财富的动力和机遇,企业在实现自身壮大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地回馈社会,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杨清河紧紧围绕“做一名慈善企业家”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确立了“超越自我,奉献社会”的慈善使命;形成了“人民缔造财富,财富属于人民”的财富思想;设立了“河南省超越救助基金会”,规划实施了“超越慈善工程”,形成了“主动慈善、快乐慈善、自动慈善、经常慈善”的良好传统,正在努力打造“超越”慈善品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杨清河通过自己的实践也体会到,做一个慈善企业家兼顾做好企业和慈善并不容易,慈善企业家就是以做好企业为基础、以做好慈善为天职的人。一方面,慈善企业家首先是企业家。离开了物质基础,慈善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慈善企业家只有做好企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有底气倾力慈善,才能为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只有做好慈善的企业家,才算是慈善企业家。离开了慈善,企业做得再好,充其量也只是个企业家。慈善企业家需要确立慈善使命,主动做慈善;形成慈善思想,快乐做慈善;建立慈善机制,自动做慈善;规范慈善行动,经常做慈善。慈善企业家的灵魂是正确的财富观,正确认识财富是思想基础,积极创造财富是物质基础,科学管理财富是机制基础,合理使用财富是道德基础。有了上述财富道德方面的修养,就会自觉通过慈善的途径积极地回报社会,成为慈善企业家,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