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对华投资大幅下滑 前5月新增外资企业过万家

2011年06月16日 07: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美对华投资大幅下滑前5月新增外资企业过万家

  商务部15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共10543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0.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4%。仅5月份,全国就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91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3%。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之际,中国仍然保持对外资的巨大吸引力。

  “中国对于外资来说是吸引力较强的东道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现阶段我国利用外资整体情况良好。

   中西部使用外资高于东部

  分析数据,不难发现,1—5月我国使用外资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在投资来源地的分布上,一向对华投资较多的美国出现了大幅下滑,前5个月,美国在华仅新设立企业598家,同比下降3.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2.85亿美元,同比下降24.12%。而亚洲和欧盟对华投资上升,成为外资对华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包括香港、澳门、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前5月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达8409家,同比增长9.9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28%。其次是欧盟27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700家,同比增长17.45%。

  其次,从产业结构看,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速超过制造业和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速为28.16%,制造业为20.63%,服务业为27.68%。

  最后,从区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速继续高于东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分别为43.75%和56.44%,东部地区为19.65%。

  姚坚分析说,中国投资的主要来源地是亚洲十国,特别是传统的大中华经济区,其次包括临近的日本、韩国等。此外,欧盟和美国也是近年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在技术的引进、管理的引进和全球化市场网络方面,欧盟、美国和日本尤其对于中国吸引外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资对成本敏感度增强

  近期外资企业在国内发展有两个变化:一是目前国内的外资企业更加注重内销和国内市场,已逐步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转变;二是外资企业对于成本的敏感度较高,会根据成本的状况来选择投资地点和加工设厂地点。

  而近期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2011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则显示,在中国投资的欧盟企业主要担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大;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三是原材料成本上涨。

  “成本因素是影响外资企业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美资企业总是把研发放在美国而在中国进行生产,中国一直处在“微笑曲线”的下端,而随着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尤其是现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资源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美国总是让中国加工低附加值的产品,这样的发展空间是十分有限的。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分析,正是由于现在中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中西部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加之中西部地区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也为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的增速开始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对于农业来说,现在农产品价格行情较好,获利的预期较高,所以也引起了更多外资的关注。

  从“政策红利”转向“市场红利”

  随着最近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而标准普尔本周又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连降三级,降至主权国家最低,欧美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引起了投资者的普遍担心。而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仍然保持着对外资的不断吸引力。

  “资金总是在寻找有机会的地方。”白明认为,目前各国正处于复苏阶段,新兴经济体发展形势好于发达经济体。资金总是在寻找有机会的地方,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出,中国投资环境更好,市场潜力更大,外商都会从中寻找到投资机会。

  同时,专家也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外资政策逐步实现从“引资”到“选资”的转变,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已是必然的选择。

  白明也认为应该在“选资”方面发生变化,他表示,我国以前招商引资有很多优惠,但是政策红利前些年都体现得差不多了,今后更多的是市场红利,要追求市场的机会。

  对此,梅新育建议,要保持外资政策稳定性,不断发掘新优势,继续发展规模经济,提升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由此才能够扮避风港角色。同时,应当营造更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优质外资项目进入。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