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消费升级还是富人摆阔?

2011年06月17日 0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何悦

  

消费升级还是富人摆阔?
几乎人人都喜欢去超市。可能大多数人心中超市的购物环境就是摩肩接踵的人群,长长的结账队伍,让人很难有好心情。但是,有没有超市让人一进去就有开心幸福的感觉呢?试想,踏入超市就听见安静的音乐,闻到食品区传来的阵阵新鲜食材的味道,目睹半成品区琳琅满目的包装整齐排列,最棒的是,如果刚好当时超市什么人都没有。这一切并不只是想象,如今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精品超市就能提供这样的购物环境。

  虽然目前很难给“精品超市”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已有的“精品超市”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商品多是进口;品牌档次也明显较高;布局更时尚,装修风格更现代。

  贵有贵的道理吗?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觉得精品超市中卖的都是进口食品,价格往往贵得超乎想象,特别是早前新闻报道中已经出现过精品超市里的天价物品。例如沈阳的一家“精品超市”中,1700元一公斤牛肉、1.8万元一条的狗链、800元一瓶的矿泉水,3.7万元一瓶的拉菲酒以及用价值30万元的咖啡机冲出的咖啡。

  当然,商家对于他们出售的天价物品的定价都有着合理的解释。“天价牛肉”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吃玉米,生长期30个月,刚出生的时候要喝牛奶,随后要让它吃满300天的玉米。牛在生长过程中要听音乐散步,并喂食啤酒。还有进口关税、销售税和昂贵的物流成本,也是造成牛肉天价的重要原因。1.8万元一条的狗链则配有施华洛世奇高档水晶的镶嵌皮带,一般是给价值上百万的藏獒佩戴的。而800元一瓶750毫升的Bling矿泉水,则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田纳西,是著名导演欧文和施华洛世奇合作出的限量版矿泉水。

  显而易见的是,普通消费者对于价格如此高昂的商品肯定不买账。顾客李泽认为,天价牛肉和狗链,只是商家炒作的噱头。营养价值也差不多,口感也类似,谁会花这么多钱去买这种牛肉?一位女士也对奢华的狗链表示了不解:“藏獒本身就是种烈性的狗,带上个水晶狗链,那还是藏獒吗?商家说矿泉水都卖断货了,谁看见了?你看这么大的超市里一共才有几个人?”

  记者在新光天地地下一楼的精品超市看到,这里给人的感觉很清新,一进门就有很多鲜花和绿色植物装点,货架都是木质结构。作为精品超市,当然少不了“进口”、“档次”等字眼。店内商品种类繁多,八成以上为进口商品,包括食品、日用品,此外还有有机生鲜蔬菜瓜果等。特别是这里的红酒窖很有名,来自世界著名红酒产地的三百多种上千瓶葡萄酒琳琅满目。进口的休闲食品、饮料占大多数。速冻的奶酪,西班牙火腿、进口水果等也应有尽有。

  同样,精品超市商品的展示方式也要相当讲究,用专柜展示的方式来营造一种“陈列感”至关重要。同样的婴儿奶粉,在大超市就被合并同类项——满满当当地塞在货架里,但是在“精品超市”,则是挑选出单品,放在设计特殊的陈列柜中,柜子上方大灯一照,普普通通的婴儿奶粉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高端超市出现之前,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还主要集中在服装、服装配饰、高尔夫运动等项目上。然而,随着财富的增长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城市富裕阶层从乐于展示开始转变为乐于享用日常生活“细节中的豪华”。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潮流为高端超市制造了市场空间。原本只由赛特等高端商场延伸出来的精品超市,如今已遍地开花。例如,华润万家Ole超市近几年迅速扩张,目前在全国已有十余家门店;CityLife、BHGMarketPlace等高端连锁超市也开始抢滩市场;而法国高端超市Fauchon、韩国超市C-mart、香港高端超市品牌CitySuper和香港和记黄埔旗下的百佳高端超市TASTE加入争斗。

  因此,市场已逐渐形成,精品超市中“天价物品”也并不是无人问津。1000元一把的汤勺,1万元一个的鞋凳,这些奢侈得一点不起眼的东西,已然走入很多高端消费者的家庭当中。他们认为,这种“豪华看不见”的东西,精致而简单,体现着设计师和使用者的生活想法,能够提高生活品质。透过这些现象可以发现,中国富裕阶层的消费形式已经从新富阶段的炫耀型消费,开始转向品质性的日常消费。

  但精品超市的不断扩张,很多人都产生了疑问:如此考究的精品超市,是否意味着其客户定位主要是高端消费者?精品超市难道仅仅是奢侈品商场的一种延伸?有业内人士就曾表示,精品超市不是富人的盛宴,相反,其定位是“人人平等”。

  实际上,精品超市里价格便宜的产品也比比皆是。记者就发现一家精品超市肉类专柜中的牛肉,单价从几十元到千余元不等。在其旁边摆放的,还有二十几元一盒的寿司。蔬菜水果也都根据产地和品种的不同,价格同样呈现差异。

  投入甚巨,获利不易

  精品超市占据的一定是最佳地理位置,高昂的租金难以避免。例如国贸地下一层的日租金现在是每平方米8美金,900平方米的店面,每日的租金折合人民币近5万元。Ole在此开设了北京第一家店,因为地铁修建,面积刚从原来的1100平方米缩减到900平方米,一些高档日用品的货架被迫撤出。除了选址,门店前期投入装修费用要比普通超市的投入高20倍到30倍。同时,精品超市需要在卖场布局、装潢、设备等诸多细节上营造高端感受,都需要较高的投入。伴随着高端选址和装修投入而来的,必定是高额的成本。

  初期装修和租金的高昂,如此高额成本又能否带来高额的利润?精品超市要想实现盈利,更大的困难在于它几乎完全依靠于货架——特别是摆放着进口商品的那部分。在一件进口食品上,精品超市大约能赚取35%至40%的毛利率。与大卖场靠大规模卖出商品不同,精品超市更多讲求“多单品,少货量”,这样也会增加运营成本。因为与普通超市相比,精品超市通常并不能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条码费以及其他各种费用,主要依靠销售单品来盈利。

  在承担更高风险的前提下,精品超市总体的毛利率普遍会高于超市业态12%的平均水平,一般能达到20%以上。尽管精品超市都会有较高的商品加价率,但同时也有高昂的环境、服务成本。最终来说,精品超市主要还是靠商品本身赚钱。由于高消费阶层市场容量有限,所以扩大规模并不一定能增加收益。此外,商品本身的毛利很高,单价往往很高。

  因此,如何通过组织适合的商品来取悦特定的客户,是精品超市生存的关键。精品超市的生意说到底是对某一个人群的服务,而要想保证高盈利,这些可不仅仅包含在购物环境里,必须得开辟新途径。有精品超市就选择为顾客提供更为便利的购物通道,开通了中英文购物网站,网站的投资达到500万元,与一家实体门店差不多。这迎合了许多高端顾客的需求,即使是生鲜类的食品,也有顾客会通过网站或者电话进行订购。还有各种食品节是精品超市另一种常用的方式,既能拉近顾客,又能提供顾客需要的文化体验。在食品节期间,各门店的入口显著位置陈列了各类独特的法国食品,许多都是无法买到的。食品节还会派发文化宣传册,并请来大厨进行烹饪展示——就跟众多“电影节”、“文化节”一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中华工商时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