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日本,巨债之下

2011年06月21日 05:07 来源:一财网

  66月18日,日本迎来“3·11”大地震百日祭。

  在日本,许多专家学者将“3·11”大地震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与“9·11”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冲击相提并论。大震过后,日本经济的增长模式和潜力、财政的可持续性、能源政策、企业经营模式以及社会经济意识形态都面临新的不确定性,选择迫在眉睫。

  债务压顶 前景多舛

  震前,日本政府和地方的公共债务总额已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0%,是所有发达经济体中最糟糕的一个,但由于日本债务的债权人主要在国内,且日本消费税上调空间较大,债务问题并非日本燃眉之急。但大地震改变了这一切,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震后均下调了日本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标普公司指出,受大地震和核泄漏事故影响,日本灾后清理和重建费用可能高达20万亿日元(约合25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由日本各级政府承担。

  截至2010财年年底,日本长期公共债务达869万亿日元(约合10.9万亿美元)。截至2010年9月,日本社会可动用的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约1077万亿日元(约合13.5万亿美元),富余资金约200万亿日元(约合2.5万亿美元),民间企业存款约206万亿日元(约合2.6万亿美元),但以最近几年日本公共债务的增速看,这些富余资金即便全部用于购买国债,也支撑不了多少年。

  另一方面,日本此前每年能通过贸易和国际收入实现15万亿日元(约合1875亿美元)至20万亿日元(约合2500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回流到民间储蓄后,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新增债务的资金需求,但从震后数据看,受贸易收支逆差影响,3月份和4月份,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同比已出现大幅下滑。

  今年4月出版的一期《东洋经济》周刊描绘了日本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图景:财政恶化加速,债务评级下调,主要债权人开始出售债务,长期国债利率上扬,银行借贷利率上调,企业不良资产上升,日本企业评级下调,筹资成本飙升,企业资金链出现困难;另一方面,国债价格暴跌,央行被迫直接购入国债,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滞涨。

  此外,福岛核事故有可能成为一个持续消耗日本国力和财力的“黑洞”。除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堆工程长期化,核事故赔偿的公共资金支援也意味着日本全民将为福岛核事故埋单。根据日本政府内部估算,仅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堆费用就需1.5万亿日元(约合188亿美元),为弥补供电缺口新增火力发电燃料费用每年1万亿日元(约合125亿美元),核事故受害者直接赔偿3万亿日元(约合375亿美元)。

  有专家指出,福岛核事故长期化,不仅可能使日本农林渔牧产品出口和旅游观光业长期受损,还意味着福岛县200万民众将长期成为“核灾民”,对地方和国家财政构成沉重压力。1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