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09: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金山岭长城梁庚儒摄
承德公园景观
参加承德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的演出队伍
编者按
近年来,河北承德市立足本市区位、资源、生态、文化“四大优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从“加强生态建设、开发文化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休闲平台”入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着力实现从夏季旅游向四季旅游、由观光胜地向休闲旅游高地迈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持续发展。承德市通过全力打造休闲旅游战略支撑产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全市休闲旅游产业年递增20%以上。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今天,承德市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加强生态建设 彰显魅力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河北省承德市,靠倡导绿色崛起,建设生态文明,使城镇面貌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打造出了一个生态、宜居、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3310万亩、活立木蓄积6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5.8%,正向着“华北最优、全国知名”、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生态旅游名城迈进。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京津水源涵养地和阻挡风沙的绿色屏障,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承德人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多年来,承德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以库区周围、风沙前沿、河流源头等生态脆弱区和环城镇周围生态敏感区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初步建成了滦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低山丘陵水保经济林等五大防护林为主的“生态屏障”。
坐落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全国最大人工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堪称人与自然构建友好和谐的完美之作。这是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创造的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目前,有林地面积11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80%,已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塞罕坝林场已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是再造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创举。”
既要为京津构筑“生态屏障”,又要为当地建设“绿色银行”,这是承德市生态建设的核心内涵。承德市根据区域承担的生态功能,将辖区划分为2个生态区、6个生态亚区和27个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达到了辖区面积的40%,总投资达313亿元,共包括生态治理、生态工业、生态农林牧业、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等256项重点工程。
目前,承德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起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有5个县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承德市被国家环保部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被誉为“华北绿肺”、“天然氧吧”。2010年初,承德市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选为“国家园林城市”,凭着良好的生态优势,主办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在“十二五”期间,承德要再建“三个塞罕坝”,全力向“森林城市”迈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承德市森林资源总资产1216亿元,每年产品与服务价值691亿元。全市建起优质果品、山杏、蚕桑、沙棘、杨树速生丰产林、刺槐原料林六大林果基地,林果产业基地总规模发展到1090万亩,不仅每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74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超过1000元,而且还带动起“农家游”。目前,全市发展旅游乡镇达72个、旅游村282个,从事乡村旅游农户数量达3267家,年接待游客45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
(责任编辑:徐晶慧)
完善城市功能 增强效力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自然、尊重民意,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到2015年基本完成老城区“中疏”和新城区建设任务,实现路相连、水相通、城区连为一体、功能配套完善、承载能力提高,初步建成带状形、组团式、多中心的‘五区三带’现代化中心城市,总面积由38.27平方公里增至120平方公里。”市委书记杨汭介绍说,承德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定位,以更高标准、更大干劲、更实举措,抢时间、保质量、抓重点、破难点,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自清朝在此兴建避暑山庄及周围建筑开始,城市建设仅囿于避暑山庄周围十几平方公里的狭小河谷地带,使老城区日渐拥挤,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9850人。为此,承德市从破解老城区功能分区不清晰、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发展空间小等突出问题入手,强力实施“中疏”战略,向南扩、西进、北延,有计划进行“拓城”。
2010年初,承德市对城市发展进行了全新定位——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制定了包括10大类52项指标的《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基本标准体系》,确定了“避暑山庄、和合承德”的城市形象标识,提炼了“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城市精神。既要有效保护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又要彰显“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色,承德市全力构建以休闲旅游产业为战略支撑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推动旅游产品向世界级休闲旅游精品跨越。
为建设好国际旅游城市,彻底解决老城区压力,给游人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承德市强力实施“中疏”战略,重点“疏出”机关、企业等,为景区、景点、游人“让位”。2009年,该市以5平方公里商住起步区为突破口,高水平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的承德新城,快速推进医院、学校、市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休闲商务区、高品质商住小区、高新区研发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区域,努力打造一个充满发展活力和现代气息的新城区,承接老城区人口和功能转移。
在“拓城”的过程中,承德加快推进双峰寺“空港城”、上板城工业园区、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建设,新区将尽显时尚和现代气息,老城区将保持古城特色和韵味,最终呈现出新老城区相得益彰、各具特色、和谐共生的崭新形象,构建起“五区三带”城市发展格局,使老城区由过去承担所有城市功能向功能分区合理布局转变。
“开窗山清水秀,出门鸟语花香”。如今的承德市民不仅能看得见绿色,而且还可以亲近绿色、走进绿色、享受绿色。这是该市按照“有山有水、真山真水、显山露水、美山扩水”的思路,大做山水文章的结果。近年来,该市先后规划建设了佟山、罗汉山等28处城市山体主题公园,在武烈河、滦河城区段上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橡胶坝群,形成了480万平方米的水景观带。走在亲水台上,流连于沿岸的湖光山色之中,感觉多了几分厚重与灵秀,也让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无尽的灵动和美感。
开发文化资源 激发活力
承德,一座被浓厚的文化积淀托起的城市,拥有5000年的红山文化、1000余年的契丹文化和300年的山庄文化,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承德市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城市建设进行完美的融合,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文化软实力“硬”起来。承德市委书记杨汭说:“在城市发展中,要突出文化特色,让文化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催生动力,激发活力,凸显魅力。”
文化资源,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承德市在2010年1月举办了“中国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高层论坛”。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李明德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文化风格是历史的遗留、城市的记忆,承德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开发文化资源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激发了活力。”
“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优化配置文化要素,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把承德打造成最活跃、最具竞争力、最具国际化风格的国际旅游城市。”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韩福才说,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进入重点工程的“篮子”,重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入财政预算的“盘子”,重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进入经济发展的“圈子”,真正做到经济与文化融合互动、文化与旅游互动融合,从而使文化发展有空间、项目落地有保障。
用现代产业理念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是继承、保护、挖掘好文化遗产的一项有效举措。承德市按照“保护与发展并重、规划与建设并施、传承与挖掘并举”的思路,强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的发展,重点实施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程,并对区内45个地块进行梳理,减少商品住宅面积166万平方米,拆除各类非历史文物建筑130万平方米,恢复相关的水系环境和历史风貌景观。“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实施43个文物保护项目,总投资87亿元,建设了集休闲度假、文艺演出、民俗文化、民间工艺、摄影绘画、影视拍摄于一体的多个文化园区。
文化资源的开发催生新业态。近年来,承德市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时代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投资3000多万元将大型原创音乐舞蹈诗《紫塞风华》再创作,汲取最能展示承德神奇魅力的文化亮点进行组合,推出了大型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现已完成总体策划、脚本制作、音乐创作、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近期将与观众见面。目前,该市已规划建设总投资300多亿元的皇家文化休闲旅游区、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区等文化产业项目74项。
承德市利用综合历史文化优势,成功举办了中国·承德旅游文化节、中国(承德)国际旅游贸易洽谈会、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国际旅游文化博览会等诸多大型节庆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承德市一张张耀眼的名片,不仅为承德的文化市场增添了生机,更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增添了活力。
打造休闲平台 壮大实力
以民俗风情游、生态观光游、皇家文化游、乡村体验游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承德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
2009年,承德市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42%,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城市”;2010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今年1至5月,全市旅游业呈现更快增长势头,接待中外游客同比增长25%。
近年来,承德市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将发展的目标锁定在休闲旅游上,建立健全休闲旅游标准体系,把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金山岭长城、坝上草原等旅游资源,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包装起来;把良好的高山、森林、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把皇家文化、民俗文化与参与性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围绕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3大板块,重点培育8个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区,力促承德由观光胜地向休闲旅游高品质迈进。
为打造休闲旅游平台,承德市先后投资503亿元,建设76个旅游项目,重点建设了围场皇家体育休闲基地、隆化七家——茅荆坝温泉城等10个龙头项目。投资80亿元的将军国际健康城项目正在兴隆县陡子峪乡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该项目是结合新民居建设对7个村庄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以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风光为背景,建设有旅游观光区、户外运动区、酒店公寓区、老年公寓、新民居以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将其打造成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运动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区。
目前,承德已成为具有较高声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等景点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力。特别是依托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将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能够打动人心的休闲旅游产品,打造世界顶级的系列休闲旅游品牌,形成皇家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和谐相融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在这里,传承了历史文脉,还原了古城风韵,精心打造出“皇家休闲旅游”品牌。
同时,承德市积极推进坝上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开发滑雪、狩猎、露营探险、山地运动等休闲旅游产品,把坝上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要以国际化的理念、眼光、标准和品质,建设‘二十一世纪避暑山庄’,将《康熙大典》实景演出打造成一台高起点、高水准、高品质的极具文化特色的艺术盛宴。”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施工现场,市委书记杨汭介绍说,《康熙大典》的推出既弥补了承德旅游“白天逛庙、晚上睡觉”的缺憾,又填补了京津冀地区没有大型实景演出的空白。
(责任编辑:徐晶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