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神器洛阳铲“发威”一铲子下去就知有没有

2011年06月22日 05:40 来源:东南快报

  本报讯(记者 刘晓霞/文 吕诚/图)昨日,远从河南洛阳赶到的勘测队专家进驻闽侯三处史前遗址现场。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手里都只拿着一根长棍子就上场“开工”了。

  昨日一大早,勘测队专家们就在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关东村仁山遗址。5名专家每人手持一根长棍,各自找了个地,就开始一下下垂直向下戳击地面,没一会,就带出了一堆堆泥土。这些泥的颜色各有不同:有的呈现红色,有的灰白,有的里头都是小碎片,而有的成分则十分纯净。

  戳了一会,专家们纷纷停手,接着开始测量戳出的洞的深度,并登记在案。

  “这里确实是史前人类生活过的地方,距今起码4千年。”专家看着土层和数据给出了结论。

  光靠这根长棍就能断定年代?

  福建昙石山博物馆朱燕英解释:这叫洛阳铲,它的一端是半弧形铲头,另一端接着木棍,是考古学上一种常用工具,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的。以仁山遗址为例,专家们一铲子下去,就会带出泥土来。他们首先要判断土质是否纯净,如果混合有陶片、瓷片、贝壳等杂物,就是考古学上所谓的“熟土”。

  “今天找的就是熟土。”朱燕英说,熟土意味着这里曾有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因此才会留下杂质。有经验的勘测队员可以根据熟土里包含的杂质,初步推断出年代来。例如,仁山遗址里土质就包含有彩陶、云雷纹陶片,这是商周时期出土物件的特色。

  为何专家戳到一定程度就不继续了?朱燕英说,因为戳到“生土”层了。她说,所谓“生土”是指土质比较单纯没有杂质,这就意味着,这里已经没有人类生存的痕迹了。她说,完成勘测后,他们就可以根据年代的不同给土层做上标记,后期就可以根据这些标记开方,继续挖掘。而这就是所谓的深度挖掘,最容易挖出“宝贝”也在这一阶段。

  昨日,专家一行已经完成仁山遗址、大目溪遗址、汶溪遗址这三个地方的勘测,从现场结果看这三处都有发现“熟土”层。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