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三):强震撼动日本经济 或呈"V"型复苏

2011年06月23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新闻: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一):复苏放缓通胀抬头 全球面临五风险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二):三大顽疾缠身 美经济陷阶段性疲软

  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遭受了东部大地震和日元升值的双重打击出现了负增长。日本内阁府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经济在第一季萎缩0.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7%。虽然二季度的经济数据目前还没有公布,但是有机构预测二季度日本经济同比将下降2.97%。世界银行6月7日发表了日本年度经济增长程度预测报告,认为由于受“3·11大地震”的影响,日本201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预测值为0.1%,可能呈现出零增长态势。

  强震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东京时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撕裂了日本经济的创口。在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的同时,强震首先撼动了金融和商品市场,导致股市受挫,原油价格直跌。日本国民面临巨大经济、财产损失,日本的贸易、产业发展都面临着强震带来的困境。

  专家指出,日本地震的破坏力集中在与建筑业相关的基础设施上,地震对日本生产能力的破坏是有限和暂时的。日本相关产业的机械设备、生产线虽然暂时受创,但创伤幅度远不及基础设施。日本东北部地区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该地区经济规模占到日本GDP的8%左右。地震灾情的前期,汽车业遭受损失最为严重,包括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在内的许多日本顶级制造商都一度关闭了在日本本土所有的厂房。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震后零部件供应不足,日本4月汽车出口额陡降67%,创下1979年来的第二低纪录。

  短期来看,“3·11大地震”将会使日本国内生产总值降低1%,日本重振经济可能需要一年时间。可以肯定的是,地震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并将集中表现在基础设施和居民财政方面。但是从中长期看,日本经济基本面不会受到明显冲击。

   日元强势不改 出口大幅下滑

  从日元兑换美元的比价走势图上看,地震发生后日元兑换美元曾经一度出现贬值,但这种趋势仅仅持续了两周左右,从4月初开始日元兑换美元再度出现升值。日元升值给日本出口贸易带来了压力。日本财务省6月20日公布的贸易统计速报显示,日本5月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创有统计以来月度贸易逆差第二高纪录。日本政府官员当日表示,出口大幅减少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产品处于不利地位。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三):强震撼动日本经济或呈"V"型复苏

  图片说明:2011年3月至6月美元兑日元日K线图

  数据显示,继4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12.4%之后,5月份出口额同比下滑10.3%。此前经彭博资讯调查25位经济师得出的预估值是同比下滑8.4%。此外,5月份日本的贸易逆差为8537亿日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贸易逆差。5月份贸易逆差额仅次于2009年1月创下的9679亿日元纪录。

  就业形势严峻 内需疲软依旧

  日本内阁府20日发表6月份月度经济报告,将对日本经济景气判断从“疲弱”上调为“出现回升迹象”。这是4个月来日本政府首次上调景气判断。

  日本政府的这份报告上调了对企业生产、出口、个人消费等项目的景气判断。报告说,随着零部件供应链逐步得到恢复,日本的企业生产和出口出现反弹。个人消费尽管依然疲弱,但开始止住下滑势头。但是,报告下调了对企业经营和就业形势方面的景气判断,称受灾地区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其他地区的旅馆经营、批发等行业的就业也出现恶化。

  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发表的5月金融经济月报显示,日本当前出口大幅减少,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等民间需求也出现疲软迹象。月报指出,受地震影响,生产供给层面继续受到制约,生产活动低迷状况仍在继续,出口大幅减少;与此同时,由于信心遭到打击,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步伐放缓,民间内需出现弱化趋势。

  股市暗流涌动 投资者押注灾后重建

  今年3月的地震之后,日本股市又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日经225指数从10434点开始暴跌,此后三天更是大幅下挫,3月15日一度跌至8227点,累计下跌了26.8%。尽管此后反弹了近15%,但这一过程仅仅持续了四天。而从3月23日开始,日经指数就一直处于震荡状态,两个月里都在9500点的平台上徘徊不前,尤其是在近期美国股市进入调整期间以及欧元区因欧债危机再蒙阴影的情况下,日经指数再次逼近五周低位。

  不过,最近几周的交易数据显示,虽然股票价格波动有限但交易量却持续迅猛放大,显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买进或者持有日本公司股票,这可能意味着已经有投资者开始押注日本经济复苏。“冰封”之下的暗流涌动昭示了投资者对日本未来股市“纵身一跃”的期望。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三):强震撼动日本经济或呈"V"型复苏

  图片说明: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日本股市走势图

  日本国会参议院6月20日通过了自“3·11”地震后就开始筹划的《复兴基本法案》,法案规定将设立“复兴厅”等灾后重建专职政府机构,并由国家发行“复兴债”以确保灾后重建所需经费来源。 这意味着日本已经正式开始灾后重建。这对提振日本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灾后重建可以助推日本增加预算与公众投入;另一方面,恢复基建可令政企加大投资力度。二者结合,缓慢爬坡的日本经济或将得到反向刺激。

  经济增速或前低后高 呈现“V”型复苏

  与2010年相比,今年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特别是地震灾害发生后,阻碍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存,预计2011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全年增长率仍或维持在1%-2%之间(去年增长2.2%)。但是,由于灾后重建的需求拉动,短期内日本经济可能出现较高增长。

  虽然地震灾害给日本经济带来重创,但灾后重建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也会拉动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受到大地震影响的日本经济将在不久后呈现“V”形复苏。日本经济企划协会最近收集了专家对日本经济的预测,并对41家研究机构的预测值进行了中值计算,结果显示日本经济增长率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恢复正值。日本经济增长率预计第二季度为-2.97%,第三季度将恢复为4.04%,第四季度则有望达到5.24%。如此强劲的复苏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为灾后重建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出台了多项刺激政策。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即使日本经济能够在短期内复苏,但从长远来看依然很难出现景气。早稻田大学教授野口悠纪雄表示:“日本经济即使得益于重建投资恢复增长趋势,但想要恢复到地震之前的水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