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3日 07:48 来源:经济日报
“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就是我最大的努力方向,不能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我就离开大河头村!”
1992年,耿式资担任了山东省莱西市大河头村党支部书记,他向2100名村民这样承诺。
19年来,耿式资坚守诺言,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他也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耿式资上任时,大河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村里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曾有个客户到村里来收麦秸,收了一车麦秸,结果车陷在泥泞里,最后用了两辆拖拉机才拖出来。
上任伊始,耿式资决心先修路。他带领村里的50多名共产党员,用铁镐、小推车,搬运了2万方土石,用了一冬一春,把村里的11条道路铺上了风化石,并修通了排水沟。
如何让大伙富起来?耿式资想办企业。村里没有资金,耿式资就到镇上、市里的单位拜访,希望他们能把企业设在大河头村。1999年秋,一家企业答应在村里投资,但要求解决厂房问题。
没钱盖厂房,耿式资就与村干部商量修修村里的几间旧厂房。半个月后,青岛金正皮革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大河头村。如今,这家公司拥有员工800多名,年生产总值达2000万美元。
老耿先后为村里引进了13家企业,总投资达到3亿元。村庄有600多人在企业上班,占全村劳动力的62%,人均月工资近1800元,年可为村民增收1000多万元。
“咱是干部,就应该心里装着大伙儿。”这是耿式资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2008年,村里投资80万元,新建了1100平方米、13个标准间的敬老院,将18名老人从危房接到敬老院,还配套建设了门球场、老年人活动室、健身室、集体食堂等相关设施。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委宣传部)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