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谈20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及未来走向

2011年06月23日 14:08 来源:商务部网站

  5月13日,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女士应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邀请,来广西南宁担任“中国—东盟形势报告会”的主讲。佟晓玲表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年来,中国在对东盟关系中显示出大国胸襟,双方政治互信显著提升,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深化。今后,中国将大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作,并将继续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南宁期间,佟晓玲还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国驻南宁领事馆代表及东盟留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大家就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跨区域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佟晓玲说,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20年来,在政治上双方平等相待,睦邻互信,中国已经与所有东盟成员国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率先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经济上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近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后,双方贸易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2010年贸易额达到2928亿美元,增长48%,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佟晓玲表示,回顾2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历程,我们有许多经验和启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始终坚持多予少取、平等互利,展示了大国胸襟,也赢得了东盟国家的支持。

  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和东盟已成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好伙伴。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与东盟国家共同渡过了难关,东盟国家都表示,中国在他们最困难时候的这种支持行动令他们永远不能忘记。2004年印尼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不但及时派出救援队伍,还提供了6.5亿美元的援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在自身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仍成立了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并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还向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盟欠发达国家提供总额为2.7亿美元的特别援助。同样的,在中国遭受非典、禽流感等困难期间,东盟国家也给予中国许多支持和帮助。经历了各种艰难和危机之后,双方深刻认识到,必须要增强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这是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20年来,双方都相互视对方为重要合作伙伴,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双方坚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在与东盟建立关系之初,中国就强调尊重“东盟方式”,表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一律平等,并以此为原则不断发展与东盟关系。中国在与东盟关系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政治上、经济上、安全问题上都掌握主动,坚持多予少取,显示出大国胸襟。中国还不断夯实与东盟关系的社会基础、民意基础,注重发展青年交流、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等各种民间交流。

  对于未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佟晓玲认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继续推进:要保持与东盟双多边高层交往的势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要继续建设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她建议双方要提高自贸区的利用效率,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双方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对接,使行业企业、私营部门成为自贸区建设的主体,使自贸区从政府走向民间,由政策变为行动;要推进与东盟在基础设施、运输便利化等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加强与东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加强与东盟在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协调;加强双方青年、媒体、民间各友好团体的交往,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加强旅游合作,努力实现2015年双方人员往来1500万人次的目标,等等。

  佟晓玲表示,当前,中国与东盟积极落实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双方不仅在人文、教育、科技、财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在打击跨国犯罪、禁毒、传染病防控等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也加强了合作,目前双方已经形成了全面合作的关系。

  对于未来的东亚合作,佟晓玲表示,中国与东盟应联手推进东亚合作的进程。中国始终支持东盟一体化和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以10+3为主渠道建设东亚共同体,并将继续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据介绍,佟晓玲大使多年在中国外交部工作,曾在中国驻新加坡、菲律宾、文莱等多个东盟国家大使馆任职,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外交实践经验,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形势、合作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研究。她还参与了《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活动方案》的拟定工作,并在东盟国家、东盟秘书处及研究机构就中国-东盟关系发表演讲,为推进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