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4日 04:55 来源:一财网
因产能过剩,国内维生素C价格不断走低,从2008年7月近160元/kg逐年下滑到目前的35元/kg左右,外贸报价在4~5美元之间。这种局面估计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为缓解产能过剩,业界一直在盛传《维生素行业准入条件》将出台。不过,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西药部主任谈圣采近日对限产细则一事无明确表态,他仅表示目前限产规划仍在研究,今年9月下旬将召集维生素企业进行协商探讨。而国内几大维生素C企业目前仍无限产、停产的打算。
“没有听说限产令要出台,我们公司近期也没有限产、停产计划。”针对业内传闻国家有关部门将于7月1日出台维生素限产细则一事,一家维生素C生产企业有关人士表示不知情。他称,除了惯常的设备检修导致的暂时性停产外,企业不会进行政策性停产。
2011年1~4月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数据显示,维生素类产品进出口额都呈显著下滑,其中进口额为6.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6%;出口额为0.73亿美元,同比下降16.08%。
据统计,2010年底中国维生素C产能将近18万吨,2012年预计超过20万吨,而全球维生素C原料药需求约12万吨,供大于求现象显著。目前50%的维生素C产量用于医药制造,45%用于食品行业,而国内维生素C五大产家占据产能约90%,日益走低的价格正在不断压缩公司的利润率水平。
中国制药集团(01093.HK,石药集团的上市公司)2011年一季报显示,维生素系列产品营业利润率为18.5%,同比下降约28个百分点。而东北制药(000597.SZ)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2.53%,公司称系因维生素C竞争激烈,销售价格大降,同时成本不断升高所致。
“现在看谁能挺到最后。”一家大型维生素生产企业的人士如是说。中国化工网医药化工产业研究中心顾问侯钰介绍,维生素C的生产采用发酵工艺,一旦设备停产,对热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要再次开机、预热,其造成的从设备到物料的成本都将高于生产成本。
部分企业表示将积极开拓维生素C深加工市场,用以消耗过剩产量并提高产品利润水平。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