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市场观察:股市为何连续出现地量成交?

2011年06月24日 07: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6月23日,沪深两市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报2688.25点,涨幅1.47%;深成指报11775.3点,涨幅2.01%。同时,两市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沪市成交835亿元,显示有资金积极介入。此前的22日,上海市场单日成交金额刚刚创出了近一年的地量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成交低迷,反映了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入市仍然十分谨慎,市场如果要摆脱目前的震荡格局,还需要等待资金面、政策面积极信号的出现。

  沪指再现罕见地量

  在市场行情整体震荡下行的背景下,近期股市成交情况明显冷清。

  6月20日,沪深股市延续近期弱势,双双“四连阴”。至21日,沪深两市股指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反弹行情,市场个股的普涨成为反弹的主要力量,但反弹当中仍然显得较为乏力和犹豫,量能虽然较前一日有所放大,但仍然处于地量水平,表明近期市场投资者参与热情依然不高。

  而到了22日,尽管延续前一交易日的回稳势头,沪深股市继续上行,但反弹力度明显减弱,两市成交再度萎缩至1200亿元以下。截至收盘,上海市场共成交653.4亿元,深圳市场成交484.1亿元,两市成交金额均较此前一个交易日出现小幅萎缩。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场当日成交金额创出自2010年7月16日以来近一年的地量水平。

  尽管市场纷纷猜测中期底部或已不远,股指短期将进入反弹阶段,但业内人士仍建议在大盘未确立反弹趋势前,近期应以短线操作为主。

  缘何出现地量成交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央行未出台加息措施,但存款准备金率日前正式上调,投资者对资金面偏紧的忧虑令市场萎靡不振。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给全球股市蒙上一层阴影。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徐振宇认为,近期股市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股市本身的机会主义和短期化倾向比较普遍,从监管层来说,近年来每年都有巨额增发,不利于股市的长久健康,并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股民的投机心理,需要检讨;二是来自实体经济的忧虑,对通胀和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使得市场缺乏信心。“按道理来讲,近期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资金会大量进入股市,但是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市场反而量价齐跌,甚至出现地量成交,出现这种局面,资金的紧张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最根本的恐怕是缺乏信心。”徐振宇说。

  目前,市场担忧之一在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加码,因为这决定着市场总体资金的供应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指出,为了控制物价上涨而收紧的货币政策使市场资金量减少,这是导致股市地量成交的重要原因。

  而从央行最新的态度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都还有空间,这也势必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

  地量是否意味着见底

  

  23日股市的大幅上扬令市场纷纷猜测,罕见地量是否暗含玄机,大盘的中期底部还远不远?

  有分析认为,从近两年历史走势看,沪指缩量到600亿元以内,往往意味着大盘距离中期底部已经不远。沪指2010年7月的行情,是在沪指缩量到600亿元以内后的第十二天见底,而沪指2010年9月和2011年1月的行情,更是在沪指缩量到600亿元以内后的当天见底。

  近期,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等大型券商纷纷发布策略报告,认为下半年不乏投资机会。中信证券说,市场从4月份至今的调整已经逐步反映了悲观预期,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可逐步转向积极,利用市场下跌加仓。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地量见地价只是股市见底的信号之一,不能据此肯定股市就会见底。去年以来,沪市成交量几次跌至600亿元水平均筑就阶段性底部,是因为背后有国内货币政策微调的配合。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目前市场依然处于弱势,资金面临严峻考验,欧洲债务危机还在发酵之中。所以,市场趋势性改变还需要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消化。

  熊市不言底。徐振宇说,从理论上讲,中期底部是存在的,但未来走势难以预测。从总体看,在国内通胀拐点没有出现以及宏观政策没有明朗之前,投资者仍有可能继续对国内股市持谨慎态度,不要盲目进场抄底。SourcePh">

  (责任编辑:佟胜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