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6日 03:13 来源:新京报
张旭 龚小锋
首届峰会确定“共同发展,和谐多赢”主题,专家建议河北省产业定位应与北京突出差异化
本报讯 (记者张旭 龚小锋)6月24日,由本报主办的2011首届环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峰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北京市和河北省等方面的嘉宾、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参会。本届峰会确定了“共同发展、和谐多赢”的主题。
峰会上,来自河北方面的嘉宾介绍了河北省当前经济发展状况,针对河北省产业定位,与会学者发表了相应观点。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河北省在发展中,应与北京建立产业互补关系。会上,还有学者提出应成立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促进环北京都市圈区域发展。
此次峰会是基于环首都经济圈概念的提出。今年3月,“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等区域发展。
今年初,河北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列为指导思想的一部分;并决定在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选择毗邻北京、交通便利的14个县(市、区)建设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环首都经济圈。
河北省加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产业发展协调工作办公室(“环首办”)主任王纪平说,这也是顺应了北京在去年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要求。
■ 观点
1 河北应与北京建立产业互补关系
当天,京冀两地产业定位成为热议话题。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河北应针对北京现有产业特点,与北京建立产业互补关系。王纪平介绍,河北在提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时,突出了服务首都、保障首都这一关键词,明确从产业配套服务、产业转移承接等方面服务北京。
中央党校原教育长李兴山表示,京冀之间存在经济优势的互补性,双方应注重协同发展。多位来自中国恒天、万科等企业界的人士建议,河北作为北京未来拓展的城市纵深,应避免同质化竞争、突出产业差异化。
2 成立国家级协调小组促区域发展
为推进环北京都市圈发展进程,多位人士还呼吁建立更高层面的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认为,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实际涉及京津冀三方,可以成立国家级的协调小组,协调区域内城市发展。
来自北京的一企业人士也表示,目前区域经济融合的最大障碍是体制及地方利益。区域发展由中央出政策、进行协调会更有效。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还建议成立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据了解,目前河北成立了环首办加强与北京及国家各部委的沟通对接。北京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区域一体化利益共创共享机制的建设。
■ 区域发展建言
“发展应依靠实体经济”
“稍微泼点凉水。”本次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从四个方面告诫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主要应依靠实体经济,而不要找概念搞房地产;要避免重复建设,不要打擦边球搞高耗能项目;要根据自己的资产负债表量力而行,不要不计财政成本,拼命放大金融杠杆、套取资金;要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做规划,不要简单地依据前几年货币宽松条件下的财政收入规划未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