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假如楼市泡沫真的要破裂

2011年06月26日 06:24 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唐佳

   进入6月,全球财经领域里的重量级机构和人士突然一起严重看衰起中国楼市。

   6月15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对中国房产行业的信用评级前景调降至负面,原因是借款条件恶化,销售量可能下滑。它在未来12个月内房价将下跌10%,并称:“我们认为,目前而言,价格战的前景有限,但由于不确定的信贷状况以及房产销售,情况可能会迅速变化。 ”实际上,早在标普之前,另一家评级机构穆迪也于今年4月将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前景从稳定降至负面。

   非常凑巧的是,此后一天(6月16日)出版的老牌媒体英国《经济学家》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尚未破灭,但已为时不远。

   再早一些时候,国际财经界著名的、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作出预言: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13年后遭遇—场硬着陆,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泡沫的破裂。

   至于像性格抑郁悲观的经济学家谢国忠之类的人士,则唱衰楼市已经持续5、6年了,按照他们的看法,未来楼价将比现在下跌一半到2/3……

   假如楼市泡沫真的要破裂,那么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其中蕴涵的巨大的金融风险,因为它将连带出许多银行坏账来。

   令人奇怪的是,政府似乎并不担心这一点。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各地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发改委几天前还下发 《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与其他企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这几乎立即引起了一边倒的强烈担忧。

   众所周知,中国的地方融资平台目前已经积累了数以万亿计的贷款,按前段时间中央有关部门的调查,其中2/3是有问题的,而恐怕1/3将最终成为坏账。业界人士担忧其本来就岌岌可危,现在再允许它发新的债,岂不是认为地制造新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更有甚者提出,在目前的态势下,所谓的融资真的能专款专用于建设保障房?

   总之,面对上述这些悲观论调,暂且不论其有多沉重。有一点恐怕的确是事实:即房地产市场及其连带的金融风险正在堆积和加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