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6日 13:01 来源:财新网
在治理通胀的同时,如果忽略了企业盈利前景预期,很容易引发滞胀
【财新网】(记者 于海荣)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对中国治理通货膨胀可能忽略微观层面的状况发表意见认为,滞胀并非没有可能。
在6月26日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厉以宁表示,经济中有重要意义的预期是,通货膨胀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的预期。他认为,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对治理通货膨胀是有效的,但如果忽略了企业盈利前景预期,企业不但会降低投资的信心,甚至会见好就收,带来财政收入减少等问题,从而导致滞胀。
厉以宁认为,让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总的说来是没有问题,但中国正处在转轨时期,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如果是搬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可能的结果是,所谓正常水平就是紧缩。
2010年至今,中国已连续1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四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厉以宁认为,目前的调控更多地使用了“一刀切”的总量调控工具,结果普遍感到紧缩状态了。他提醒,不同的产业、企业会受到不同的冲击,一定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货币流通量的影响,“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实行货币流通量所谓正常水平回归时,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他进一步解释称,经济学界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究宏观经济的时候,容易忽视结构问题,忽视微观经济的变动,也容易忽视目前存在的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把已经偏紧的货币流通量误认为还没有回归到正常水平,继续紧缩,从结构层面来讲,加剧结构的不协调是不可避免的;从微观层面来讲,产品供应链的断裂,而引起的失业人数的增加同样不可避免。
目前,对于消费物价是否会在三季度高位回落,研究人士存较大分歧。不过,有学者担心,若不能承受短期的治理通胀带来的经济增速减缓,则中国可能再次丧失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