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7日 04:14 来源:信息时报
近两年来,“大笑宝宝”、“摇滚旱冰宝贝”、“山寨王室婚礼”、“闻香识男人”、“机器人阿镁rap选举法”等网络视频被媒体比喻成可自我复制、快速传播的“病毒”,只要一个人把视频推荐到社交网站上,就能引起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人转贴,视频中的路人甲乙丙丁迅速一炮而红。随着视频、社交网站的兴盛,人们获取资讯的习惯发生改变,美国的电视和平面广告效果逐渐减弱,消费者不再为传统的广告模式埋单,反倒是凭借一个视频而一夜爆红的例子层出不穷,为走向瓶颈的传统广告业提供了营销契机。据统计,2011年网络视频广告的投放金额达到19.7亿美元,2014年更将猛增至57.1亿美元。“病毒广告”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近两年,“病毒视频”成为互联网上的新兴事物,受到社交网站一代的狂热追捧。正如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的那样,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
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曾用一句著名寓言描绘媒体时代:“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广播电视、广告业的日渐兴盛,商业气息浓郁的波普艺术(英文缩写“POP”)成为流行文化的宠儿,安迪·沃霍尔把玛丽莲·梦露、米老鼠、易拉罐头等美国流行文化的“符号”定格在丝网印刷的四格画布,原本“俗”不可耐的大众媒体形象竟也产生了奇异的张力与气质,登上大“雅”的艺术殿堂,安迪·沃霍尔也成为美国当代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
安迪·沃霍尔的这句话的确在这个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视频、社交网站当道的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充分验证。欧美的X世代、Y世代(相当于我们的80后、90后)早已习惯于每天被网络、电视的信息狂轰滥炸,只有噱头十足的创意才能抓住他们跳跃式的注意力。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网络上秀一把,然后瞬时被人们关注,幸运的变成了苏珊大妈、犀利哥和凤姐,不幸的就迅速淹没在海量信息当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今年3月,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上出现了一段点击率超过75万人次的火爆视频,一名10个月大的男婴被父亲撕纸的动作逗乐,在20多秒的视频中不停地咔咔大笑。“大笑宝宝”名叫米卡,他的父亲马科斯·麦克阿瑟刚刚毕业于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博士班,正忙于四处求职,然而,33岁的麦克阿瑟收到的永远是拒绝信。某天,麦克阿瑟为了逗孩子开心,突发奇想地把拒绝信撕成碎片,没想到儿子看到后竟然大笑不止,麦克阿瑟又拿来信用卡账单继续撕,儿子被逗得笑得喘不过气来。
这段无厘头家庭录像带被美国女星艾丽莎·米兰诺推荐到她的微博(http://weibo.com)之后,点击率突然大增。米兰诺在微博上拥有135万粉丝,不少人把这段视频转发到Facebook上,一传十十传百,“大笑宝宝”的知名度迅速打开,引起传统媒体关注。宝宝的父母不仅被邀请到知名电视节目《早安美国》接受专访,还有人愿意出高价买下视频的版权。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制作粗糙的家庭录像能让一个不停傻笑的婴儿一夜成名,让几十万网民为之疯狂?媒体把这种视频称为“病毒”,只要一个人把视频推荐到社交网站上,就能引起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人转贴,就像病毒那样具有自我复制和快速传播的特点。近两年,“病毒视频”成为互联网上的新兴事物,受到社交网站一代的狂热追捧,Youtube则成为“病毒视频”的发源地和大本营。
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人们乐此不疲地转贴,把“病毒视频”介绍给朋友看?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资深讲师穆巴拉克·拉汉玛图拉博士分析:人们都有寻找快乐的本能,喜欢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各种情绪,X、Y世代的年轻人尤其如此。拉汉玛图拉博士正在研究互联网对人们精神健康的影响。他表示,年轻人在社交网站上的“朋友”数量远远超过现实生活,举例来说,一个人拥有400多个网友并不稀奇,而他们在网络上的友情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在一大群人中传递信息比一对一的传递困难得多,同时取悦一大群人更是难上加难。社交网站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网友通过网上聊天、互相分享有趣信息来增进友情。”1分2分3分4分5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