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9日 00:39 来源:通信信息报
■特约记者 李晓波
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不舍昼夜蜿蜒流淌,不时跳出欢快的浪花,仿佛在传颂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自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在中国电信西藏公司60年的发展史上,无不是倾全力架信息桥梁、集智慧谋民生福祉的有力佐证,都凝聚着电信人的智慧,在这片高天厚土上书写着发展传奇。
攻坚:架一体化网络纵横雪域
史书记载,旧西藏地方政府“达尔康”(电信局)仅有的12个站点,能正常使用的不多,且主要服务于地方达官贵族。正是由于这种不发达,西藏电信人更加深切地懂得通信的重要。自从人民邮电1951年在西藏创办以来,西藏电信就把解决农牧民的通信问题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西藏电信不断改善各族百姓的通信需求。
1998年,全长2754公里的兰州—西宁—拉萨一级干线光缆的建成开通,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省会城市没有一级光缆的历史,成为西藏继公路、输油管道之后的第三条“生命线”,并以海拔最高的一条光缆干线而载入世界通信史册。
在西藏这片占全国陆地面积八分之一的土地上实施通信工程,其难度超过任何一个省份。尽管条件异常恶劣,西藏电信始终将西藏各族百姓能够共享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10年里,西藏电信投入建设资金高达43.29亿元。2001年7月实现了全区各地市通光缆;2004年实现了“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2009年5月天翼3G在西藏全区率先同步面市;2011年初实现“村村通电话”;2011年6月全面实现“乡乡通宽带”。如今,一张覆盖全区七地市、73县(区、口岸)的固移融合、天地一体网络纵横雪域大地。
欣喜:农牧民用上通信业务
当隆隆而来的列车打开西藏通路的同时,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也正在不断以另外一种方式加速拉近与世界的距离。如果你问一个山南玉麦乡的百姓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很可能会说:我们用上了电话、宽带!
山南地区隆孜县玉麦乡,仅有8户27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乡。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大雪封山将玉麦乡与外界隔绝,是西藏的另一座“孤岛”。“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这里的老百姓长期生活在闭塞的状态中,先后投资数千万元,通电话、修学校、建卫生院等等,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在又开通了宽带,我们要了解外面的信息更方便了!”6月26日宽带开通当日,玉麦乡乡长卓嘎如是说,并向电信技术人员献上哈达。
玉麦乡百姓的经历,正是受惠于西藏电信实施信息化建设实践各族群众的一个缩影。西藏电信公司化运作的10年里,建立和完善了农牧区电信业务统包员制度,延伸农牧区服务渠道,负责维修末梢通信终端、办理电信业务,牧民百姓在家就可享受上门服务;2007年11月,中国电信西藏公司首度召开全区县(支)局长会议,将企业经营发展资源向基层倾斜,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强力推进农牧区通信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信息“下乡”、“进村”、“入户”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载体,持续提升农牧区信息化水平。社会发展有目共睹,信息化为偏远地区百姓走出闭塞环境、脱贫致富提供源源动力,使西藏各族百姓,特别是占全区80%的农牧民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通信发展成果。
在拉萨市曲水县水果基地,该水果基地老板普布次仁表示:“曲水电信局专门给我拉了一条专线,没有电信就没有我今天的事业!”
跨越:助力西藏城乡发展
“要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特征,帮助客户找准需求、提升价值,信息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才能最大化发挥”。中国电信西藏公司李晓华总经理要求牢牢抓住信息化大发展难得机遇。
西藏电信为拉萨市环保部门制定了可行、易操作的环保治污方案。2008年11月20日,拉萨市重点排污企业“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投入运行,实现了对排污企业“污染源”的全方位实时图像监控,环保治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09年8月26日,西藏电信为林芝地区布江达县开通的县乡镇级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成,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据初步估算,乡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开通后,每年可为工布江达县节约经费近20万元。
同时,西藏电信还与党政军各机构合作,努力建设“平安西藏”。在山南地区,地区公安处刑警支队副队长索朗巴珠欣慰地说:“山南地区12个县覆盖全球眼后,不仅办案效率提高,案件的发生频率也降低了。”西藏电信为公安、交通等单位部门提供特殊通信保障服务,并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被授予“维稳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6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将在5年内投入25亿,通过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应用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三农”等领域的合作,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为西藏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全面、方便的信息化服务,成为西藏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化引擎。
今天,在建党90周年、西藏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生活在这里的290万各族群众置身于“世界触手可及”的信息家园中,城乡变得更安全、更环保、更繁荣、更智能!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