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江苏江阴市打造优秀上市公司群体 促进转型发展

2011年06月29日 09: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曾经创造“苏南模式”的江苏省江阴市,一个独具魅力的优秀上市公司群体——“江阴板块”正在做大做强。

  自1997年拥有第一家上市公司以来,江阴市先后有29家公司、30只股票顺利上市,在资本市场上累计募集资金258亿元,形成了一个主业突出、业绩优良、增长迅猛、潜力巨大的上市公司群体——“江阴板块”。

  “‘江阴板块’的崛起,是江阴人在改革开放中敢于尝试、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一个缩影,是苏南乡镇企业顺势求变,向规模化、高新化和国际化跨越的一个典范。”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表示,“‘十二五’时期,江阴将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江阴板块’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变化,创新‘企业+科技+资本’的发展机制,探索‘政府+券商+企业’的合作模式,加快人才、科技、资本的融合,形成一批经营业绩突出、治理结构完善、发展潜力巨大的优质上市后备企业资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群体,强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新时期的江阴走上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加快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实施资本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快速裂变扩张,抢占竞争制高点十分有效的途径。“江阴板块”的发展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论点。

  地处苏南的江阴,无论从地域看还是从经济基础看,都不是很突出,但要说到规模企业,非江阴莫属。2010年江阴市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65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434家,其中超百亿元的企业有13家。规模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2.59%。

  这些规模企业的快速发展无疑得益于更加主动、更加深入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江阴板块”中的多数上市公司脱胎于乡镇企业。江阴在1994年启动了乡镇企业改制,两年后江阴的乡镇企业改制全面铺开。在完成小企业改制后,净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20家大企业改制后采用什么发展战略?为了寻找出路,时任江阴市领导深入考察了企业改革先行地区,如顺德、诸城和成都等。通过考察学习思考,江阴市决定让大企业通过股票上市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由此江阴大胆创新,在1996年底成立了江阴市资本经营工作会,邀请了8家知名券商,普及理念并确定一个券商辅导两家企业。

  正是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1997年,江阴市第一只股票“兴澄股份”(后改名“模塑科技”)成功上市,从此拉开了江阴企业上市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江阴资本市场裂变的时代。接着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资本市场上出现了8只江阴的股票,“江阴板块”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这一阶段主要解决了大企业产权体制改制后的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问题。”江阴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建国这样评价。

  2003年开始,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江阴这一阶段的企业上市思路有了变化:转变到要先规范企业的运营,通过上市打造百年常盛企业。为此,江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企业上市“三个一起上”:一是从以工业企业为主转变为工业、农业、服务业企业一起上;二是从以大企业为主转变为大中小企业一起上;三是从以国内上市为主转变为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一起上。江阴市在这一阶段实现了13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2008年开始,江阴企业上市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为了顺应城市整体定位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江阴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转型大赢家”的发展思路,量质并举,在做优上市公司的同时,把扶持企业上市的重点转向科技型成长型的创新企业,加快新兴战略性产业科技型企业上市步伐。三年多来共有8家企业、9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

  目前在“江阴板块”的29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高新技术企业,江阴通过将资本与科技的结合,赋予了“江阴板块”新的内涵及新的魅力。

  挖掘上市公司内生动力

  传统乡镇企业产品结构、产业层次都比较低。“江阴板块”在资本经营中,通过投资、兼并、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强主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设备引进和工艺改造,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夯实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仔细分析“江阴板块”的上市公司,可以发现,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是行业的“单打冠军”。如“江苏阳光”的精纺呢绒、“双良节能”的溴化锂制冷机、“模塑科技”的彩色保险杠、“长电科技”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等。同时,在这些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磷化工行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备的“澄星股份”;拥有全球最大高强度输送带用钢丝绳生产基地的“法尔胜”;全球最大风能铸件铸造企业“吉鑫科技”等。

  “上市,让这些企业获得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江阴市副市长封晓春表示。内生动力体现在什么方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江阴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

  “为了保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企业必须有选择地将高新技术产品培植为先导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促进传统产业逐步升级。为此,双良致力于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为研发平台,积极参与制定多项产品技术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晓松表示。

  “面对资本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我们迫切意识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加大了‘引才、用才、留才’力度,哪怕是企业收益不高的时候,也要尽量加大对人才的投入。”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潮表示。

  “公司自上市以来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证券市场客观要求下一直致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因此可以说上市推动了企业建立完善、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市场为导向自主运作,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纬球表示。

  “资本市场有其特有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公开、公正。上市的过程就是规范的过程,上市公司就是‘玻璃人’,就要透明。所以,上市促使企业必须坚持诚信为本。”扬子江船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元林表示。

  从这些企业界人士的采访中不难看出,上市驱使企业更加注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及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对高端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创新要素和人才要素已成为江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江阴板块”的内生动力和主要特征。

  积极营造上市发展氛围

  “江阴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崛起和有效运作,为江阴市的地区经济发展构筑了强大的资源优势。江阴上市公司的税收占江阴全市财政收入的7.2%,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推动江阴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同时,“江阴板块”的运作,营造了资本经营人才和企业家成长的市场环境,构筑起江阴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高地,对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

  朱民阳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是主体。只有把企业培育好了,才有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上市的主体,而政府是启动和推动企业上市的关键。

  为了积极营造发展氛围,江阴市着力推行上市发展战略,坚持上市就是抓发展、上市就是抓投入、上市就是抓转型的理念,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机制,通过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主业突出,业绩优良,自主创新能力强、扩张裂变空间大的优势型科技型企业,走“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转型大赢家”之路,加速企业上市健康快速发展。

  在企业实施资本经营战略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江阴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下,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法”解决相关问题,是程序上的缺陷就补,是方法上过错就改,没有现存办法就创造新的办法加以解决。切实帮助企业排除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和障碍。

  据封晓春介绍,近年来,江阴市先后制定下发了《企业上市工作暂行意见》、《关于推进全市资本运作工作的意见》《关于创新企业科技资本发展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强化了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提高了企业上市积极性,并明确提出要按结构完善、产权清晰、经营规范、文化先进的要求建设或改造企业。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江阴市对外的知名度,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今年6月,一份极具地域特色的《江阴板块“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出台。根据这份《纲要》,下一步,江阴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转型力度,做优做强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培育规模企业;调整政府职能,优化服务质量;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实现50家,让“江阴板块”真正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群体。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