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十一五”云南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成绩显著

2011年06月30日 09:42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大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富民兴滇的必然选择。

  一、“十一五”云南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云南省不断探索和实践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坚持扩规模、加速度、调结构、强管理、提质量,不断加强教育惠民政策体系建设,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云南现代教育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一五”以来,云南省累计投入1750亿元,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民族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2010年,全省在校学生总规模达1335.3万人。其中,高等院在学人数达63.6万人;比2005年增长12.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在学人数达130.23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学人数达66.87万人,是2005年的2.27倍;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达643.25万人,比2005年增长77.81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达98.69万人,比2005年提高了20.33个百分点;其他教育达399.5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达37.43%,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71%,初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04.3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0.02%;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7.6年。

  (二)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全省专任教师达48.1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达35.9万人,高等教育教师达2.7万人。2010年投入教师培训专款3730万元,培训中小学教师73612人,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五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750亿元,建设中小学校舍1230万平方米,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860万平方米。实施农村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工作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园区化建设工程,新建12个职教园区。着力推进以呈贡高校新区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高校投入150多亿元,新建和扩建63所高校,9所高校已进入呈贡高校新区,建设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入住学生达8.5万人。

  (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全面推进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招生考试制度、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学校现代制度建设。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的“三制”改革,实施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以职教集团化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组建职教集团31个;大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改革逐步完成。

  5年来,云南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首先,完善了公办教育体制;其次,有力推进了民办教育的大发展,2010年全省各类民办教育在校学生占比达8.76%;三是,推动国际化办学体制的逐步健全,云南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云南在周边国家留学生人数已达1.5万人左右。

  (四)教育价值建设取得明显成果

  一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建设切实加强了云南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建设。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创造性地大力实施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取得显著成果,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实施探索了新路子,找到了新载体,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同和支持;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校外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五)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全省各类学校现代管理不断加强,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育主体积极性不断增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两基”顺利通过国检。2010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2.5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5.36%,培养全日制高校毕业生65.16万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平均72.2%,年终平均就业率92%。

  五年来,全省高校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10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7项和444项,分别占全省获奖数的40%和70%,高校已成为全省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生力军。同时,全省高校共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国家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7个及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科研平台条件显著提升,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培养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十一五”末,云南教育基本实现了“七个转变”,即:基础教育实现了由普及向提高的转变;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办”到“政府办”的转变;职业教育实现了由薄弱徘徊到集团化快速发展的转变;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的普通教育体系到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转变;教育体制由单一的公办向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转变的;素质教育由注重形式认知向体验感悟转变。

  二、“十二五”云南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战略目标,充分认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改革与发展。

  (一)充分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正在掀起以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热潮,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教育改革措施,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围绕解决教育公平和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方向进行改革。以教育现代化引领国家现代化,已成为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以及校舍与教育设备设施、教育评价制度,逐步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转化。发展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八化”的目标,即一是教育普及化,具有较高的基础教育普及率、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和较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二是教育的终身化,具有比较完善和比较充足的终身教育的体制和条件,建设学习型社会;三是教育的个性化,注重培养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创造性人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责任能力的提高;四是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有利于教育要素充分整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教;五是教育的国际化,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六是教育的信息化。在教育领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扩大教育规模服务,为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提供保障。七是教育的均衡化。要求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各民族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人人享有基本受教育的权利。八是教育的人本化。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教育利益。

  (二)全面把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云南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进入,两基本,三共同”。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力争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使云南教育与全国教育共同发展,使云南人民与全国人民共同享受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使云南孩子与全国孩子共同成长。

  一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到2020年,全省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九年巩固率达到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力争达到9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合理确定高中阶段普、职比例;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7年提高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年提高到13.5年。

  二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全省各族人民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民族差距、学校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三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要求,普通本、专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各类人才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四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45%。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五要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形成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特色鲜明的教育体制机制,发展具有云南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现代教育。

  (三)全面落实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要全面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改革创新,以机制增动力;以素质为本,以管理提质量;政府主导,以保障促公平;全面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1、认真落实教育发展任务,努力建设现代教育体系。要努力建设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八类教育构成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全省最关键的是要抓好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进一步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大职业教育资源,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适应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促进高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提升边境地区教育水平,重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和双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2、认真落实教育改革任务,建设富有生机活力的教育体制。着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教育评价体制、国际化办学体制的改革。加强政府教育统筹,健全现代教育决策机制,建立打破行政区划,实行学区管理的机制,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民主公平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决策机制;更新人才观念,建设现代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推进以“三生教育”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评价制度为保障的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健全学校现代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基础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和精致管理,提高民主科学、依法管理的水平;建立和完善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教育科研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完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考试制度,深化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进一步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深化教育国际化体制改革,健全留学生交流、教育资源共享、教育科研合作、学历互认等体制机制。要大力加强教育法制教育,做好教育系统立法工作,争取在国家法律框架下,全面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学校管理等的地方立法工作。

  3、要认真落实教育保障任务,为教育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认真落实教师保障、经费保障、信息化保障、依法治教保障、组织领导保障等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建立保障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健全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大力实施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教育信息化工程为重点的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地方教育立法进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督导制度和督导问责机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