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红色热潮引发商业大戏

2011年07月04日 09:24 来源:国际金融报

  

  

红色热潮引发商业大戏

  编者按:红色影视、红色收藏、红色旅游……一股红色热潮席卷全国各地。红色,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商机。

  红色影视

  电影《建党伟业》在全国公映,电视剧《开天辟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还有电影《秋之白华》、《湘江北去》的陆续上映,电视剧《党的女儿》、《中国1921》、《红槐花》、《战火中青春之血染风采》的播出,红色影视题材在银幕或荧屏上的不断涌现,新一轮的“红色影视”观看热潮掀起。

  “红色影视”题材缘何一再喷发?西北大学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阿利认为,“红色影视”之所以这样火,一方面是因为红色主旋律题材是文学题材传统的书写,必然也就诞生了一批主流的红色经典代表作;其次是因为政府的提倡,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让人们正确地了解、认识历史;当然,“红色影视”也有着庞大的受众群。“红色影视题材的不断涌现是市场的需求,有大量的受众群需要通过‘红色影视’来了解历史,他们喜欢看这一题材的影视剧。而近年来,‘红色影视’题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化程度更高了,与观众的结合度更紧密了,可看性上升,偶像明星出演,剧情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市场化的运作……这些元素使得这一题材具备了更多的市场化和商业性,所以这也注定着这个题材的一再喷发。”

  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导演黄建新认为,“数星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影片中能够看到一代革命者的青春朝气,那是演员们的“精气神”,然后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接受。《秋之白华》导演霍建起用唯美、浪漫的镜头语言,表现了艰苦环境下共产党人的纯真爱情。主旋律影片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红色题材”在经过艺术加工和商业运作后,打动心房、撬动票房,实现井喷。

  红色旅游

  7月,红色旅游也悄然升温。记者从多家旅行社获悉,不少单位利用7月2日、3日的周末双休,组织员工前往经典红色城市或周边城市旅游,增强员工凝聚力。而伴随着暑假的到来,针对学生群体的红色夏令营也将陆续启动。

  “2011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7月1日刚在南昌开幕,与建党90周年相关的西安、延安、南昌、井冈山等旅游线、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遵义会址等景点,近期报名都相当可观,其中以企事业单位组团出行居多,由于今年‘七一’和双休日紧挨着,很多单位选择以周末旅游作为员工福利。”一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除观光之外,在红色景点购买军帽、纪念章、主题T恤,也成为游客的选择。一家外企的行政主管徐女士告诉记者,这次出行前单位特意统一订购了同一款式的红色T恤和帽子,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整齐划一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上述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的红色游报名与往年相比,老年人报名比重明显下降,行程安排相对较为紧凑,除了在上述城市的经典地标观光、怀旧外,重温入党宣誓等群体仪式也成为行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全国多个红色景点均已免费对公众开放,近期非热门旅行地机票价格也较为平稳,从6月底起,不少红色景点日接待游客量屡创新高,预计红色游的热度将持续到7月下旬。

  红色收藏

  “红色收藏”也再度掀起热潮,以毛泽东像章、毛泽东著作为主的红色藏书、“文革瓷”、抗日战争史料、红色油画、“红宝书”等系列专题受到各路藏家极力追捧。

  “红色收藏”是专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相关联的历史遗物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红色收藏品门类众多,凡是能展示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战斗风采,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历史上重要会议、重大战役等重大事件的经典文物、文献及其他遗存,都属于“红色收藏”范畴,其中描绘革命领袖和英雄题材的作品是重中之重。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书店2010年秋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一册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以21.28万元成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拍卖师彭震尧介绍说,这部《毛泽东选集》是由当时的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委托晋察冀日报社编选,并经毛泽东、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及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审批后于1944年5月排发,7月出版,9月正式对外发行,全书共分5卷,收文章29篇。它是目前所知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编选的《毛泽东选集》,因此在对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革命史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以及毛泽东同志生平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料价值。此外,在红色收藏众多门类之中,备受追捧、频频爆出天价的还有邮集、书刊、油画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国际金融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