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景顺:中国宏观调控或需重手

2011年07月05日 17:17 来源:财新网

  美国投资集团景顺(Invesco)亚洲首席投资总监陈柏钜指出,中国经济形势呈多元化,政府调控越晚,经济也会因此收缩更快

  【财新网】(特派香港记者 王端 记者 刘卫)最近在海外有一股看空中国经济的浪潮,美国投资集团景顺(Invesco)亚洲首席投资总监陈柏钜日前接管财新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而且问题方向朝着多元化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是选择长痛还是短痛,中国政府必须作出取舍。而中国政府调控越晚,药就要越重,而经济也会因此收缩更快。

  陈柏钜拥有19年内地和香港股票投资经验,加进景顺之前,曾供职AIG投资(亚洲)、摩根士丹利资产治理(新加坡)等。他对财新记者表示,虽然目前看不到中国经济硬着陆迹象,但这不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前景乐观。“不硬着陆的话,表示经济不会慢下来,经济越热,通胀继续出现,可能宏观调控需要重手。”

  与经济预期不确定性相伴的,是中国股票最近在美国市场抑或香港市场,遭到国际投资者的不信任投票。陈柏钜也批评称,部分上市公司的不良做法,使中国股票给部分外国投资人留下印不负责任的印象。他坦承,在投资中国股票策略方面,目前超配能源和IT板块。

  财新:目前外国投资人最关心中国哪方面的经济问题?

  陈柏钜:国内的经济很容易预测,与经济学的理论相差不远,现在出现的问题,如融资平台、通货通胀的问题,归根到底在于资金太多、而资金的成本太低。现在,一年贷款的息率比2007年要低,低于2008年减息前,为什么不加息?如果大幅加息,一些桥、路就无法再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选择长痛还是短痛?中国政府有财政实力,然而财力怎样用,是建设低经济成本的基础建设,还是再谈建设福利房的问题?中国政府必须取舍。

  我个人忧虑短期内中国经济发展,很明显通货膨胀已经可以形成。一年前可以控制,但是一年后,通胀的期望开始形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控制,市民的心态已经转变,负利率、资产价格上升、人工双位数字上调,十二五规划也表示工资有双位数的涨幅,如果经济没有双位数的涨幅,市民的心理难以接受。有这么高的工资增长,流通的资金多,宏观调控就更难控制。越迟控制,药就得越重,宏调下来,经济就会缩得很快。

  中国对全球社会责任已经做到了,在2008年、2009年,全球央行大举量化宽松政策,中国政府也有参与。问题是,不能回到量化宽松政策。一是现在的量化收紧,即使M2跌15%,新增贷款在我看来仍然是高,去年新增贷款7万亿,今年再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新增7万亿。我认为,再宽松的话,上述情形会再出现,这些对GDP有帮助,但不是真正有经济效益。而且,融资平台的债务究竟有多大,没有人知道。但是不知道的话,就不知道用什么工具解决。

  财新: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指出中国通胀可控,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你如何解读目前中国通胀水平?

  陈柏钜:很多人觉得6月份CPI会到最高点,因为6月的基数问题,在国内5%-6%的通胀数据,你信吗?我在短期内,不乐观。未来的经济走势,取决于6月、7月份的数字。

  总体而言,通货通胀的问题,归根到底在于资金太多、而资金的成本太低。政府主导型的贷款,偏帮了国企,这些被称为有策略性的投资项目,而民企、中小型企业,地产公司贷不了款,导致后者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去地下钱庄借钱。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政府将资金调度到某些有问题的行业。这是中央惯有的调控手法,这段时间很难控制。现在经济比较复杂,而且方向比较多元化。

  财新:最近一些经济学家建言,对中小企、保障房的贷款可以放松?你怎么看?

  陈柏钜:我不希望政府放松调控,不能为放松而放松,放松的话,钱又去会融资平台。对银行而言,放款给国企,无风无浪,连工厂也不需要去看。银行借给中小企业,怕他老板逃跑、怕工厂倒闭,又担心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我做银行,肯定借给国企。

  财新: 对于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软着陆和硬着陆的讨论,你怎么看?

  陈柏钜:首先要如何定义,什么叫软着陆,什么叫硬着陆。大部分意见认为,GDP增长低于7%就是硬着陆。不过,目前看来,中国每个省政府的经济增长目前还没有出现低于9%的情形,另外,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没有一个是放慢的,就算是放慢,也是一点点。

  我看不到今年有硬着陆,除非政府很进取地加息,加息50点子。如果政府是这么紧张通货膨胀的话,为什么不加50点子?如果药不下猛,通胀就控制不了。以往的经验,硬着陆一定有烂尾楼、公司倒闭出现,现在烂尾出现在融资平台,而不是银行。所以我看不到硬着陆,但是不表示我乐观。不硬着陆的话,表示经济不会慢下来,经济越热,通货膨胀继续出现,可能宏观调控需要重手。

  财新: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日前提出,软着陆未必是好事,硬着陆倒逼改革的观点,您如何看待?

  陈柏钜:谢国忠的观点比我还悲观。硬着陆能否令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可以重整,理论上不需要的东西就能取缔。硬着陆的情形应该要配合政治的决定,政府有没有决心,失业率的上升需要付出政治的本钱。硬着陆会导致下岗、高失业率,资产价格下调等不利因素。政府看到负资产、或资产价格下调等,就马上调控了。政府心目中应知道什么是合理的,才可以调整。比如楼价已经不健康了,现在问题越来越大,怎么调?调控的方法比较“特别”,不是要价格跌下来,而是在旁边多建10万套保障房,本末倒置。要资产价格下调,又要多建保障房,至FAI提高,一起竞争水泥、劳工,怎么可能跌下来?

  财新:在投资上,你是否认为中国概念股已经超卖?现在是否是好的买入时机?

  陈柏钜:我原本以为在这个行业不会再次到千倍PE的互联网股了,为什么还有人人网、当当网、优酷网出现?政府的政策禁止外国的同类网站进入中国,中国国产的Youtube、Facebook才应运而生,这些不是新的概念。上市后,60%中概股第一季度盈利不达标,首席财务官、审计师辞职,两年后在纳斯达克除名。这些不反映中国经济,也不反映中国股票的发展,而是给外国人印象:中国股票市场很cowboy(不负责任),发行人圈钱以后就逃跑,私募股权基金做项目一周后就做完,之后上市。

  财新:那您目前投资中国概念股的策略是什么?

  陈柏钜:现在中国股票不是超级便宜,12倍PE的主要是银行和能源。银行类股,我有点担心,在这如此动荡的环境,银行已经处于周期性最高的高点,如果是到了周期性的最高点,PE自然是低的。但是很多不明朗因素,如坏账等会导致银行的盈利下滑。

  我觉得只看盈利和PE在目前并不适合,盈利的波幅会很大。比较稳妥的话,可以看PB,以银行为例,香港H股的PB大约是2倍,是否真正的便宜?我不担心融资平台,不过会关注问题如何解决,但是银行还有什么增长率?维持现在的发展,ROE会否跌下来?如果这样的话,2倍PB就无法维持了。

  其他的板块,水泥板块便宜,增长快。能源板块便宜,但是油价走势难以预计,一些工业股,如船运、钢材股已经跌至账面价值,下调空间不太大。

  在我的资产配置中,目前超配能源和IT板块,反而不太看好零售。毕竟IT板块的竞争要少于开鞋店的竞争。现在必需性消费品股票贵的离谱,像超市30倍PE,但是同店的销售增长是很低。相对而言,家电、汽车会好点。

  最不看好的是出口类型的公司,虽然估值便宜,但是短期内前景不好。上游能源资源方面,我们喜欢铜、金,但是金的公司和金的表现,落后得很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