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德媒称中国经济趋弱影响德国就业

2011年07月08日 15:29 来源:商务部网站

  德《经理人杂志》7月7日报道:金融危机以来备受瞩目的德国经济繁荣近来已经出现放缓迹象,主要原因是来自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订单减少,专家认为这对德国就业市场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风险。

  上周温家宝总理访德期间明确表示中国将长期投资欧洲债券市场,这对目前动荡的欧盟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不少专家对中国自身经济抱有怀疑。无论是世界银行、戴姆勒总裁蔡澈,还是德国著名金融专家席林均发出警告,称新兴国家都面临着物价上涨、货币政策紧缩和市场过热的困扰。蔡澈一周前在纽约说,新兴国家经济已经出现“乌云”;国际清算银行表示,新兴国家房地产市场过热,消费情绪不断高涨,这将对整体经济造成多大影响已引起了广泛讨论;席林甚至预言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因为随着西方销售市场的疲软和国内工资的上涨,中国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很大困难。无独有偶,曾成功预言2008年金融危机的纽约大学教授罗比尼也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很高。与此同时德国经济还是进入趋缓通道,未来12个月的预期并不乐观。对于目前形势一片大好的德国就业市场来说,这都是不可忽视的风险。

  过去几年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对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德国就业市场也因这些国家的强劲需求而不断好转。德国大型企业的投资计划和出口战略都以新兴国家为主。三月份德国工商总会一份针对7千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是德国出口投资的主要目的国,43%德国企业的海外业务都以中国为主。戴姆勒一季度利润翻了一番,主要得益于中国业务,巴斯夫、西门子、奥迪、宝马等大型德国企业对中国也都十分倚重。另一方面,新兴国家投资者也通过收购和建厂在德国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2006年以来中国对德投资翻了一番,超过7亿欧元,这对德国就业市场是很大的鼓舞。以目前在欧洲投资规模最大的三一重工为例,5年来该公司在德国共设立了600多工作岗位,其中四分之三的工程师和专业工人都是德国人。因此一旦新兴国家的经济趋冷,德国就业市场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冲击。

  目前新兴国家经济趋冷已经出现苗头。以对德国经济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为例,5月份中国汽车销量减少0.1%,1-5月销量共增长6.1%,而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增幅高达32%。5月份印度汽车销量增长7%,而去年销量增幅高达3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