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猪肉价格攀升推CPI涨6.4%

2011年07月10日 03:43 来源:北京晨报

  涨幅创三年新高 下半年通胀水平或将持续回落

  

  

  因预防核心数据再次被泄漏,国家统计局将今年6月份CPI等数据的发布时间由7月中旬提前至9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上涨6.4%,创下三年来的新高,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直接拉动CPI上涨1.3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1%。

  翘尾因素占大头

  统计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0%;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根据测算,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0.3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1.94个百分点,光是猪肉价格上涨一项就直接拉动CPI上涨1.37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6月份6.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为2.7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多,对今年的翘尾影响很大,这是今年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

  环比涨幅并不高

  虽然6月份CPI同比涨幅较5月份的5.5%而言确实提高不少,但6月份价格总水平较5月份环比只小幅上涨了0.3%,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持平。

  与今年5月份相比,6月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环比上涨了6.3%,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扩大8.8个百分点。6月份,鲜菜、鲜果价格环比继续下跌,降幅分别为0.8%和13.5%,共同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很显然,猪肉价格上涨同样是带动6月份CPI环比上涨的主力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表示,现在大众广泛关注的是CPI同比数据,但该数据难以更好地放映物价变动趋势,事实上货币政策依据季节因素调整后的CPI环比年率化数据更为直观,否则有较大的基数效应。

  ■专家观点

  1、 CPI回落取决于猪肉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6月份6.4%的CPI新高是被猪拱上去的。因翘尾因素,6月即便环比不长,CPI也应该为6.1%,但由于猪肉价格6月份上涨速度加快,并率领肉禽水产价格上涨,因此,下半年CPI尽管会回落,但回落的幅度主要取决于猪价变化。

  2、 下半年货币调控技术性修补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在昨天和讯网2011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上表示,上半年整个货币投放净头寸不是抽水状态,而是正常的输水状态,所以下半年政策出现大的变化不太可能,可能会出现技术性的修补,包括对保障房、小企业开一些融资口子,对政府平台资金链放松。

  3、 7月为物价上涨的高点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今年第三季度仍然具有物价上涨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和结构变动方面,但是就货币政策而言,由于货币流通的原因可能会变得比较少。7月应该是物价上涨的高点,这个月以后开始逐步回落,全年CPI大概在5%以内,但不是4%以内。晨报记者 孙春祥

  ■深度分析

  “破六”后CPI何时现拐点?

  本轮物价上涨难治理

  与以往多轮物价上涨一样,食品价格充当了涨价的首要推手。然而,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都出现了上涨,以及CPI走高的同时经济增速在回落,提醒我们这一轮物价上涨非同往常,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因素。

  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治理起来难度更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国内通胀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新变化,各方面因素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逐渐传递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上来,而成本推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惯性更大,持续性更强,波及面更广,治理起来就更复杂。

  人们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指的是商品价格持续、超过一定幅度的上涨,可是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也属于通货膨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房价虽然不直接计入CPI,但前几年国内房价连续快速上涨,不但让百姓感到票子“变毛”,而且住房负担加重后大大削弱了百姓对一般商品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

  由此可见,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以及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季节性波动,共同推动了此轮物价上涨,使得中国在经济增速回落、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物价涨幅持续攀高的少见局面,也大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涨幅有望四季度回落

  从去年7月份开始的这一轮物价较快上涨,已经一年,CPI同比涨幅一路攀升。从普通百姓到专家学者,一个问题最牵动人心——“破六”之后CPI何时出现拐点?专业人士们做了理性的分析。

  “CPI在6月份‘破六’,更多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涨价的翘尾因素在今年上半年积累的滞后反映,翘尾因素已经达到顶峰,不必恐慌。相反,其实不少新涨价因素在国家调控作用下正在收敛。”张立群指出。

  经过去年以来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加息,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正在得到有效缓解。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速已经从30%左右的高位回落到5月末的15.1%,已经接近经济增速与CPI涨幅之和,而历史经验值是通常高出4个百分点左右。“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比预期大,从货币角度看进一步引起物价上涨的可能性在减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此前曾经明确表示,下半年由于翘尾的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CPI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预计,CPI同比涨幅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回稳,到四季度会明显回落。 据新华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