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2日 00:1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若非标准太“大大咧咧”,漏洞百出,奶粉中又何至于藏污纳垢?乳业国标差劲到“倒数第一”,还今不如昔,估计谁都会大为诧异。卫生部的说法,可谓大相径庭:标准并没降低。表态很明确,可“粗线条”的阐述后,毫无数据支撑。相较之下,抨击方的佐证言之凿凿。依专家魏荣禄的解释,就是“允许牛奶场中,苍蝇乱飞”。
或许,说新国标“全球最差”,掺杂了些许夸张的文学修辞。但真问题不容遮蔽:乳业国标的松弛化,正营造出“高容忍”的制度氛围,为乳制品质量下滑埋下了伏笔。生乳的营养与安全指数滑坡,也有了更宽广的卸责空间。国标一倒退,百姓便遭殃。尽管对“蛋白质”“菌落”之类的术语,人们也许一无所知,可乳质下陷,未必无可体察。乳制品的低营养化和含菌增多,侵害了百姓健康;安全风险的堆砌,更荡涤了他们业已消褪的信心。因而,当国标空剩“牛栏关猫”,劣质产品成了“漏网之鱼”,民众健康权益也就“轻于鸿毛”。
乳业国标关乎百姓健康,当扎紧篱笆。若国标牛栏关猫成了“国情”,那么,“赴港买奶”“洋奶涨价仍成首选”等怪状,必将愈演愈烈。
佘宗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