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厂遇困难,“高应七们”无奈离去

2011年07月12日 05:55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在候车厅找了个位置,放下行李后,高应七抹了把汗,这个身材略显有点胖的汉子,看上去很憨厚。

  今年37岁的他,2008年来杭州打工。他说自己运气不错,很快找到了一家服装加工企业,虽然规模比原先的企业还要小,但毕竟有工开、有钱赚,他已经很满足了。他说从没想过这么快就要离开杭州,如果不是因为他在的企业又要停工了的话。

  “今年春节过完回来,就感觉工厂好像跟往年不太一样了。”高应七告诉记者,前两年春节回来后,厂里还经常喊他们加班赶货,不过今年春节回来后,经常是做两三天就休息好几天。他算了算,今年回来3个多月做的衣服,差不多只是去年一个月的量。他所在的工厂按计件算工资,做的主要是成衣,做一件差不多能挣一块多。他告诉记者,前两年每个月基本上能挣3000多元/月,不过这两月每个月都只挣了1000多元。

  高应七在老家有两个孩子,让爸妈带着,一个月挣这么点钱让他很心慌,也让他最终下决心不做了。他说,其实他对这个厂的感情还不错,这两年赚得也不少,只是老板停工不想干了。

  “听老板说,原材料费用什么的都涨了不少,做加工的利润不高,别的老板拿来大单子,他也不敢接。因为要垫好多钱,他越来越不愿意垫这个钱了,就只接些小订单。”高应七说,这也就是他做的活少了的原因。

  高应七说他在温州打工的几个兄弟,也已经在考虑要离开他们所在的企业了,原因大致也是因为企业运转比较困难,而他们拿到手的收入少了很多。

  企业日子不好过,用工需求自然就减少了。记者从杭州市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到该中心发布用工需求的企业数量从去年同期的4万家下降到了2.8万家,降幅达到30%;该中心推荐的劳动力数量从去年同期的8.8万人次下降到了今年的7.4万人次,降幅达15.5%,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