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2日 05:55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让高应七们不了解的是,在他们做出两难选择的同时,他们眼中有钱的老板们这些日子同样纠结,也在做一些艰难的决定。
首先来看看服装企业状况,联成服饰总经理夏红芳深有体会,外贸、代加工、服装,这些关键词背后是他纠结的地方。
从去年8月份开始,国内棉纱开始涨价,到年底,价格翻番,且对比柬埔寨、印度等服装加工大国,中国的棉纱价涨幅最凶;同时,还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上升等一大堆难题。除了越南,罗马尼亚、印度等国家的也抢走了中国外贸企业不少订单。”
“去年年底,周边就有不少服装企业不做了。”夏红芳说,现在很多企业都还死死支撑着,因为还有不少欠账,到了年底,一定还会有不少不做或者转行。
今年40出头的陈水华是杭州中玮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今年5月底,他开始慢慢结束做了多年的拉链生意。之前,企业经营规模一直维持在年销售额5000万元左右。“这两年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原因也多方面的。”陈水华告诉记者,下游服装企业在金融危机后的日子一直就比较难过,外贸乏力、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涨,让服装行业处于微利,这间接就影响了拉链的价格和需求。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