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8日 01:3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邵芳卿
16日傍晚,武夷山市官方发布消息称,造成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查明,是由于重型货车严重超载(重量80余吨)所致。但官方未点明该桥养护责任问题,公馆村村主任江和庆称,该桥多年前已移交给南平市公路局。
超载拉坏桥梁吊杆
通过一天多的现场勘查、查阅相关资料,福建省桥梁、道路专家组成的5人专家组得出了上述结论。
专家组称,该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当桥梁出现超过设计荷载或多部超载车上桥时,将对吊杆产生强度破坏或疲劳损伤,长期超载运行最终导致破坏。此外,该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吊杆密封、防腐工艺较差,同时无法通过常规检查了解吊杆内部锈蚀程度与工作状况,经过十多年的使用,难以判断吊杆承载能力能否满足原设计要求。
武夷山市官方调查显示,2011年7月14日,一辆旅游大巴与一辆大卡车相向行驶时,因大卡车严重超载导致突发桥面坍塌。
此前15日晚近9时,已有专家组成员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最后这辆旅游大巴和一辆货车交会路过该桥时,成为“压在骆驼身上最后一根稻草”,吊杆无法承重而断裂,导致桥面坍塌。
超载现象令专家组触目惊心。这位专家称,当他们赶至武夷山时,见到福平路上大货车一队排开停在路边,“交警一下班,重车全部上路上桥,这种情况是最坏的,比逐辆过桥还坏。”
“十几年前做的吊杆是这种桥梁最薄弱的环节,吊杆长期被超载‘疲劳’了,最终肯定要损伤。”他说。
据其透露,公馆大桥的吊杆建成后的13年间未曾更换,这种早期国产吊杆使用年限业界一般建议使用15年,如果正常按设计荷载和通车规范来使用该桥,吊杆不至于如此快速损坏。
“会上,我们已建议省政府和交通、建设主管部门通知全省对这种类型的吊杆进行全面检测。”该专家表示,早期国产吊杆的材料、产品质量及厂家服务均未跟上国际形势,“十几年前的吊杆差不多都应更换了!”
据其介绍,近年来由于厂家已推出定型吊杆,密封性非常好,不易锈蚀,加上两头固结系统很好,一般不会出现吊杆薄弱问题。
谁来养护?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该桥有无得到应有的养护。
17日晚,江和庆告诉本报记者,修建此桥的初衷是为了旅游区开发后促进当地的商业开发和经济发展,该桥已移交给南平市公路局接管养护,村里跟该桥不再有关系。
据了解,该桥是武夷山市牵头修建的,公馆村认为对村里有利,出资625万元,担任业主单位。
但公馆村党支部书记祝松贵日前则告诉媒体,2001年3月10日,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武夷山市公馆大桥交工验收的报告》明文规定,公馆大桥定于2001年3月18日由南平市公路局接管养护,待福汾线全线完工验收移交后正式接管养护。在此期间,所发生的大桥养护费用由公馆村负责支付。
祝松贵表示,虽有文件依据,但人家不来接管养护,村里也没办法。
武夷山市副市长林振龙对媒体表示,公馆大桥至今尚未落实养护单位。
17日晚,记者分别致电林振龙、公路分局局长贾建星及交通局局长吴少忠电话,林振龙没有回答问题便迅速挂断了电话,贾建星声称不认识记者不予回答,吴少忠则称忙于公务无暇回答。
前述调查组专家向记者透露,据2006年南平市公路局的一份文件,该局曾组织人员对公馆大桥进行检查,发现大桥有一些裂缝和缺陷,希望业主对大桥进行维修、检测、评定后再由公路部门接管养护。专家称,大桥之所以没有移交,可能还涉及到养护费用的问题。
记者获悉,2008年,为迎接第二届海峡茶博会,武夷山市曾花费200多万元在公馆大桥上装饰夜景工程。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