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8日 01:4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谢潞锦
管理部门对辖区内部分基金公司“当家人”考核的重点进行了调整,即从原先的考核规模,转向考核公司管理产品的业绩。
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尽管本次考核调整的涉及面并不大,且集中在基金公司“当家人”身上,但显而易见的是,随着基金契约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各方面越来越把基金产品业绩作为解决各项矛盾的重要“抓手”,并以期在整个行业之中形成示范效应。
业绩权重提高
将考核基金公司的重点由规模转向业绩,这对于基金公司行业管理来说,无疑是一次“灵魂深处的革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尽管本次调整只是将考核高管各方面成绩之中的“业绩权重”有所提高,但其意义却在于,基金公司与中小持有人的利益正在慢慢走近。
众所周知,基金行业近年来被各方指摘,正是由于基金公司乃至从业人员、大股东等诸多方面的现实利益,难以与中小持有人保持一致,因此,当行情陷入低迷期时,不仅行业中出现“老鼠仓”等恶性事件,而且基金公司总给人以“旱涝保收”的印象。即便是基金行业近年来在社会责任、产品创新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努力,但还是很难令中小持有人满意。
事实上,包括基金行业的监管、公司治理、销售适用性等多个层次的制度设计,其最终的出发点仍然是为投资者进行理财,这实际上也是基金行业最重要的契约精神所在。偏离上述出发点,不仅会令投资者失望而归,且令行业发展陷入“无源之水”的尴尬境地。因此,提高产品业绩在考核机制中的权重,正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利举措。
现实环境拖累
上海地区某基金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基金行业内部已经将基金业绩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公司内部,一名投研人员或是一名基金经理不论在过去有着怎样的“光环”,只要近年来的业绩水平不符合公司内部考核标准,那么公司方面还是会采取严格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产品的业绩,也利于维护公司在中小持有人心目中的形象。”
从规模考核转向业绩考核,这离不开现实环境的实际需求。一位基金从业人员表示,目前基金行业出现的现象令人深思:一方面,基金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似乎已经进入了长期的停顿期,尽管各家公司在销售方面“各显神通”,但基金行业在普通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另一方面,目前基金行业处于运作状态的产品已经达到数百只,且每年都有100~200只新产品发行,撇开一些新基金发行时“赔本赚吆喝”不谈,那么多的基金产品不仅令投资者目不暇接,也让基金行业的人力配置难以“接济”。
协调各方利益
事实上,固有的机制是导致基金行业在发展之初把规模放在重要位置的诱因。由于基金行业主要依赖收取管理费用而发展,因此,做大规模是每家基金公司考虑的主要出发点。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目前基金行业的梯队排名非常明显,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如果没有规模,连公司的基本生存都存在问题。
此外,来自基金公司股东方面的压力也令其不得不把重点放在规模扩张上。就基金公司股东而言,基金规模的扩大往往能提供不错的投资回报。这种出发点,显然与基金持有人的出发点有着很大的不同。
应该承认,在新兴市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是各种条件约束所导致,正是由于存在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使得基金行业的治理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过,通过现实的探索和权衡利弊之后,把注意力转向基金产品业绩,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进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