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生二人转:披着“洋”皮的品牌

2011年07月18日 07:54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出场人物:老胡 小彭

  台前引语:上周最热话题之一就是达芬奇家具涉嫌伪造原产地。尤其是在达芬奇家具发布会上演的“一哭二闹三走人”的戏码,更给大家增添了不少饭后谈资。从欧典到澳优再到达芬奇,随着他们身上披着的“洋”皮被层层揭开,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该如何识别披着“洋”皮的品牌?品牌披“洋”皮是否有难言之隐?今天的民生二人转,咱们就来一起揭“洋”皮。

  小彭:老胡,那天的达芬奇发布会你看了没?哎哟,那女老板哭得呀!还有那个突然现身的消费者,绝对是一剧情片啊。

  老胡:瞧你那八卦样儿,多严肃的一事儿啊,你还真当自个儿看戏呢?再说,你别看那女老板哭得厉害,心里明白着呢,关键问题一个都没回答。

  小彭:要我说,这事儿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回不回答也没多大区别。毕竟大家都不傻,心里也基本有数了。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接下来他们怎么善后。

  老胡:这善后的问题,也由不得他们。如果一旦确定他们确实伪造了原产地,那就是赤裸裸的欺骗啊。不管是退货还是赔偿,都够他们焦头烂额的了。前几年,欧典地板被央视曝光之后,不是立马就全面崩溃了吗?

  小彭:那是活该。现在到处都是“中国制造”,就连外国人都争先恐后地往中国跑,他们倒好,非得取一个洋名儿,披一身“洋”皮,生怕自己露出点中国口音来,至于吗?

  老胡:披“洋”皮肯定是不对,可我觉得这里头也不光是企业的问题。所谓存在即是合理,既然这种现象频频出现,就说明有与之对应的市场需求。

  小彭:什么市场需求?难不成真有谁需要花好几十万元去买一张号称意大利进口的国产床?人家意大利报纸上说了,这价钱卖得比真正的意大利家具还高呢。

  老胡:我说的市场需求是,一部分消费者对于外国品牌、外国制造的追崇,甚至到了非进口牛奶不喝、非进口服装不穿、非进口家具不用的狂热地步。

  小彭:我实在理解不了这种心理。都说是英雄莫问出处,只要产品符合你的需要就行了呗,干嘛非得要苛求是它在哪儿生产的呢?我看,有些盲目追求进口商品的人都是有钱没处花的主儿。

  老胡:这事儿你得一分为二。确实有一部分人是为了面子和虚荣心去消费,我们也得承认,这“中国制造”虽然数量巨大,但是在设计制造水平上有的却还达不到一流水平。就拿手表来说,中国是手表制造第一大国,但是真正的知名品牌和高端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瑞士。我问你,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你愿意选国产手表,还是瑞士手表?

  小彭:那我肯定选瑞士手表啊,据说人家一块表可以传好几代呢,多有意义啊。

  老胡:那不就得了。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消费心理,所以才有了披着“洋”皮的品牌。一方面,他们通过伪造产地来提高身价,赚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他们还想通过傍产地的办法来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档次。

  小彭:我怎么听着有点不对啊。照你这意思,他们伪造产地,归根结底还得怪我们?

  老胡:你又来了。咱们讨论不是为了分责任,而是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让消费者少上当,少花冤枉钱啊。

  小彭:行,那你说,对于这些个披“洋”皮的,应该下什么药?是中药还是西药啊?

  老胡:你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啊。我觉得,就应该中西结合。一方面,咱们得加大处罚力度和监管力度,就像西药一样,迅速把表层问题解决掉;另一方面,咱们还得从消费心理上进行引导,提高大家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就像中药一样,慢慢调理,营造平衡和谐的消费氛围。

  小彭:我也就这么一说,你还真把自己当大夫,都开上药了?要不你先给达芬奇开个药方子吧,他这病可够急的。

  老胡:他这方子好开,就6个字——别躲了,说真话! 《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