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让和谐之风吹拂锦绣大地

2011年07月19日 08:51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煤炭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这些都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取得的喜人成绩。为了“锦上添花”,鄂尔多斯市早在2005年就确立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的重要抓手和建设和谐鄂尔多斯的强力引擎。

  采煤者变成播绿人

  穿行在7月的鄂尔多斯大地,见不到煤炭生产运输中黑烟滚滚的场面,只有满目苍翠。

  在产煤大县准格尔旗,生态环境好的地方恰恰是在产煤区。“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的决策,让采煤者变成播绿人。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仅2010年,准格尔旗就完成矿区治理14万亩。准格尔旗还提出“一乡一镇建设一园一区”,即每个建制镇必须建成一处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森林公园,每个乡必须建成一处面积不少于3000亩的绿色生态区。

  过去,“煤从路上走”难免污染环境,随着煤基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鄂尔多斯已实现火电装机1200万千瓦,建成了全球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除了煤制油,该市还同时开工了煤制天然气等其他煤化工项目,实现了“煤从空中走”、“煤从管道走”。

  鄂尔多斯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制定实施了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规划,严格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在不宜生存发展地区建成了2.13万平方公里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62.2万亩。

  “人与自然的和谐使鄂尔多斯越来越美。”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向记者提供了两组数据,“10年前,鄂尔多斯荒漠化面积达到75%,绿化面积只有25%。现在绿化面积75%以上,荒漠化面积不到25%。5年前,75%的GDP源自煤炭,到‘十二五’时期末,煤炭产业的占比将下降到25%左右。”

  移民进城 安居乐业

  海子湾村农民孙果花不久前搬进东胜区“田园都市”小区131平方米的楼房里。此前,她和老伴在乡下搞养殖,一年下来收入2万元。移民进城,她花10万元就买下楼房。她在社区活动室当管理员,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老伴在矿上也找到管车的工作,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再加上转包转租房屋的费用、依旧发放的退耕还林补助,全年收入达6万多元。目前,鄂尔多斯已转移农牧民41.7万人,建成16个移民精品小区。

  “田园都市”小区是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和东胜区委、区政府规划建设的自治区级城乡统筹示范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总规划人口15万人。示范区以“宽马路、大绿地、低密度、花园式人居环境”为总体规划理念,强调建设城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体现绿树掩映、曲径通幽的小体量住宅区。目前,一期已建成40万平方米,转移东胜区西部罕台镇和泊江海镇两个乡镇共4000户12000名生态移民。

  “为保证转移农牧民能留住、能就业、能致富,享受城乡一体化的成果,示范区大力发展绒纺、制药、食品加工、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罕台镇镇长张平告诉记者,“就业方面,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纺织园区、亿利制药园区、东胜食品加工园区提供一部分包装、搬运、保安等就业岗位;休闲度假、特色餐饮和商业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一部分厨师、清洁工、保安等就业岗位;示范区市政、环卫、园林等公益性岗位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以上3个渠道可提供约2.5万个就业岗位,完全可以解决转移农民就业问题。”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云光中对记者说,“要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必须统筹兼顾。”

  在伊金霍洛旗,以校安工程、名师招聘工程等为载体,5年间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4亿元,投入力度在全市居前。该旗坚持教育惠民,旗财政5年间累计投入3584万元,资助学生89000多人次。从2010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

  鄂尔多斯民生工程建设在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领域全面铺开,不仅标准高而且惠及面大。2010年,全市新建改建敬老院、综合福利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23所,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14例,为1200名低视力患者免费验配了助视器,为1020名听力障碍患者适配了助听器,安排了3887名残疾人就业。

  该市还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农牧民生产生活,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农牧民子女与本市常住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同等待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