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缅甸农业促进政策成效显著

2011年07月19日 08:51 来源:经济日报

  缅甸近日表示,该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大米生产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供出口。2011至2012财年,其大米出口预计将达50万吨。有分析人士指出,缅甸粮食生产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该国近年所采取的多项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缅甸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6%,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也非常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热带作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油棕、烟草、橡胶、咖啡、木薯和黄麻等。缅甸可耕土地约4500万英亩,净种植面积为2800万英亩,水浇地面积占净种植总面积的18.5%。缅甸尚有1600多万英亩的空闲荒地待开发,农业发展潜力大。

  缅甸政府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强调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并提出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带动国民经济其他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带动与农业相关的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联合国不久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如果缅甸能在农业和制造业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那么今年缅甸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将达到5.8%。

  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缅甸还制定了发展农业的三大基本方针和五大战略措施。三大基本方针是:按照市场规律促进农业和食品生产,争取大米生产盈余,食用油供应自给,同时积极发展主要用于出口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扩大耕地面积,保护农民权利;鼓励私营经济参与农业发展。五大战略措施为:保证并继续扩大农业用地;多方筹措资金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指导并鼓励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育和引进并举,扩大良种种植面积。

  稻谷是缅甸农业的主导产品。缅甸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发展稻谷生产的多项措施,其中包括提高稻谷产量计划、开发水洼地种植计划、改一年两季为三季的稻谷种植计划、发展优良品种培育和引进计划、高效化肥和农药的普及计划、科学种田和现代农机具的推广计划等。为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缅甸政府还调整了稻谷收购政策让利农民,同时全部或部分免除了农机、农药、良种和化肥等农用物资的进口关税。

  正是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才使得缅甸农业有了今天的长足发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经济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