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兴经济体继续担当引擎 世界经济仍在复苏轨道

2011年07月20日 07:09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虽然目前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继续带领苦苦挣扎的全球经济走出下滑深渊,但前方依然风险重重,威胁着全世界:在美国,目前经济复苏依然非常脆弱,数百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在欧洲,货币联盟前途未卜,由于欧盟在竭力控制政府赤字并加大了对一些成员国的支出,该地区增长速度有可能减缓;在日本,经历了地震和海啸冲击的经济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是英国著名金融家、罗斯柴尔德资本合伙公司(RIT)董事会主席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勋爵7月18日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描绘的一幅世界经济未来景象。尽管如此,如果将前景预测时间扩展到2013年底,此前与本报记者连线的野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预计,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原因让全球经济及其主要构成部分偏离目前轨道,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

  在谈到最近市场、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展望时,现年75岁、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强调了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面临的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的威胁。他说,在美国,目前经济复苏依然非常脆弱,数百万人处于失业状态。由于美国政府加印钞票,美元出现贬值,政府赤字激增。值得注意的是,自从1917年设定国债限额以来,尽管美国国会在提升限额的问题上屡遭质疑,但国债限额至今已经被至少提升了93次,而且其势头依然有增无减;在欧洲,货币联盟前途未卜,由于欧盟在竭力控制政府赤字,同时加大了对一些成员国的支出,增长速度有可能减缓;在日本,经历了地震和海啸冲击的经济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除美欧日以外,世界其他地区也并不太平:中东地区的暴动导致了原油价格的飙升;非洲及其他贫困国家目前正饱受粮食问题的困扰,这些国家的粮价飙升了70%。

  虽然面临着不少风险,但在保罗·谢尔德看来,未来两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不会改变。他说,全球经济基本由相互关联的两个世界(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组成。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余波以及之前房地产和信贷泡沫造成的逆风只会缓慢消散,因此发达经济体(地震后V形复苏的日本除外)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缓慢。产出缺口闭合缓慢而且有信誉的央行保持警戒态度,这意味着基本通胀应该会继续低位运行。另一方面,以中、印两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将继续快速增长,其国内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且已经成功迈入了明显可自我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他还提醒道,对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而言,上扬的通胀可能会继续带来挑战,因为很多经济体的发展已经达到或接近潜能,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大量流入,食品价格或呈长期上升趋势,而且以名义汇率和国内货币状况为目标的货币制度很可能会失去对国内货币状况的控制。尽管如此,他预计,到2013年,货币政策紧缩的累积效应以及相应的增长放缓应该会缓解部分通胀压力。

  根据野村证券的最新基准预测,2011年、2012年、2013年全球GDP同比增速将分别为4.2%、4.5%、4.4%,CPI增速分别为4.6%、3.8%和3.5%。其中,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速分别为1.9%、2.5%、2.5%,CPI增速为2.6%、1.6%、1.6%;新兴经济体的GDP分别同比增长6.6%、6.3%和6.3%,CPI增幅为6.7%、6.1%和5.5%。具体来看,美国今明后三年的GDP增速为2.4%、2.6%、3.0%,CPI增速为2.8%、1.1%、1.3%;欧元区GDP增速为2.0%、1.8%、2.0%,CPI增速为2.7%、1.9%、1.8%;日本GDP增速分别为-0.6%、3.5%、1.8%,CPI增速分别为0.3%、0.4%和0.6%。野村还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分别同比增长9.4%、8.7%和8.4%,CPI分别增5.2%、4.8%和4.5%。

  而根据7月19日路透社最新公布的一项对全球350位经济学家的季度调查结果,虽然新兴市场蓬勃发展,但欧洲和美国潜在的财政困难为增长前景蒙上阴影,世界经济将在今明年保持平稳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4.1%、4.3%。这与4月份调查的结果相差无几。值得注意的是,受访经济学家对七国集团经济前景的看法转差。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5%,明年加快至3.0%;今年德国经济增速将达3%,为欧元区表现最好的国家,而欧洲其余国家的前景则因债务危机而未获看好。

  鉴于金融危机造成了长时间的阴影而且中印两国总计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近一半,谢尔德认为整个世界正在经历重新平衡。“我们预计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从2008年近10%的峰值下降至2013年的仅0.5%,而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例则从2006年6.1%的峰值收窄至3.1%。”

  谈到野村证券的上述基准预测面临的风险,谢尔德认为主要的上行风险是与基准预期相比,美国家庭的去杠杆化更早结束、房地产市场更强劲复苏,下行风险则包括中国的投资增长可能因为政策收紧、货币失控或投资疲劳而出现萎缩,以及欧元区的财政危机出现恶化或蔓延、中东的地缘政治风险引发油价冲击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