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芯国际前途未卜

2011年07月21日 00:59 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史燕君

  尽管刚刚上任中芯国际董事长、执行董事兼代理CEO,张文义在复牌当天针对近日中芯国际的内部动荡发出了“致股东信”,但显然这一“维稳宣言”并没有消除市场对已然陷入权力争夺战的中芯国际未来前途的担忧。7月20日,复牌的第三天,中芯国际延续跌势,股价在港交所下挫3%至0.485港元,自7月18日复盘后,中芯国际股价已累计下滑23%,市值缩水40亿港元(约合5.13亿美元),同期香港恒生指数上扬0.6%。

  人事动荡

  6月29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江上舟于6月27日辞世。一把手的去世让中芯国际早已存在的高管团队之间的矛盾急剧爆发。

  就在上述消息公布的当天,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在会上,由于大股东大唐电信的反对,中芯国际CEO王宁国意外落选执行董事之职,被除名董事会。此后,王宁国与大股东大唐电信力推的执行董事人选——中芯COO杨士宁的矛盾公开激化,双方甚至利用网络、媒体展开了一场“攻击战”。

  来自中国台湾的国际职业经理人王宁国,是在中芯国际的危急关头接手进入的,他接手中芯国际之后,进行了组织精简和资产处置工作,处理了张汝京时代的太阳能业务,大幅度减亏的同时,中芯国际于2010年实现全年盈利。而杨士宁则是被创始人张汝京高薪挖来担任技术开发与制造高级副总裁,是中芯国际初创团队中职位最高的“海归”。王杨两人在业务上一直有分歧。

  经过了半个月的折腾,这场战争有了初步结果,王宁国、杨士宁两败俱伤,最终二股东中投推举的执行董事张文义出任董事长兼代理CEO,原CEO王宁国辞职,COO杨士宁职位未变动。

  在高管变动的同时,公司人才也大批流失。最近被曝出的一份中芯辞职员工列表显示,过去6到9个月间,多达91名核心员工辞职而去,且在这91名员工中大多是中层管理人员,类属总监级别,其中工作6年以上的超过60人。

  就在王宁国辞职的两天前,中芯国际CMO(首席市场官)季克非也曾提交辞呈,但最后被劝留。

  股权之争

  剧烈的人事动荡背后实为公司各大股东间的控制权之争。据了解,目前中芯国际的股权结构是:大唐电信是第一大股东(占19.14%股权),中投为第二大股东(占11.6%股权);上海实业和台积电则分别占股8.2%和6.543%。

  业内人士认为,正是这种股东之间相差不大的股权结构为中芯国际目前的动荡埋下了伏笔。“事实上,中芯国际内部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此前由于江上舟极力平衡,这种动荡被压制,但如今已失去了平衡力。”

  据了解,在此次争夺战中,最为激进的要属大股东大唐电信了。它不仅对江上舟生前力邀进入董事会的王宁国投了反对票,还对江上舟生前邀请的另一名董事人选、二股东中投推举的执行董事张文义投了反对票,但最终后者并未被成功“驱逐”。

  业内将其如此激进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方面,大唐电信看中了中芯国际在芯片制造领域发展的潜力,欲通过掌控中芯来增加自身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希望借此来规避自身可能在央企整合中被整合的风险。但目前来看,这一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大唐电信为了自身利益牺牲中芯国际利益的行为,可能遭到大多数股东尤其海外股东的抵制。

  命运多舛

  尽管目前内部争斗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这次动荡对于中芯国际的负面影响并没有结束。复牌三天,中芯国际在港股股价的跌幅已经超过20%,大摩将目标价由0.37元下调至0.29元,维持“减持”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芯国际刚刚结束了连续5年亏损并首次获得盈利。分析人士认为,中芯可能将进入2到3年的亏损期,其中2011年业绩将下降约15%,营收约为12.4亿美元。此外,倘若近期无法打消客户疑虑,更将面临订单流失风险。

  对于新上任的张文义来说,其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虽然其在“致股东信”中强调,“要实现公司的美好未来,一定要坚持中芯国际的独立性、坚持国际化运作,同时实行职业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独立性、国际化”是江上舟和王宁国提出的新公司战略,具体为用3年左右时间,工艺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利用5年左右时间,使得中芯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美元。

  但在目前各方仍旧暗流涌动情况下,如何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和国际化”是摆在张文义面前的最大难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