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1日 01: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郭茹
从2003年开始做外汇交易至今,张宇杰在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已经工作了近8个年头了。
这期间,他亲历了人民币发展史上最重要的“7·21汇改”,见证了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爆发式的发展,经历了2008年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二次汇改”的重启,如今他又迎来了人民币国际化征程的开启。
对他来说,人民币的这个舞台充满了机会和挑战。
汇改那一夜下单买日元
2003年,伴随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的筹建,张宇杰从福州来到上海,开始了他作为人民币外汇交易员的新的职业生涯。
“一开始人民币汇率业务不是特别主流,只是简单的市场份额比较小的业务,所有的交易只是为了平盘。”张宇杰说。
每天他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拿着从分行汇集上来的外汇头寸,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选择时机平盘。尽管每天人民币对美元价格基本上保持一条平行线,他也会选择在价格有一两个点上行的时机出手。
“一天可能就选择两三个时间点平平盘。”他说,“那时还是竞价交易,只要在系统上挂上单子等待成交就可以,很简单,跟做股票一样。”
因为这项工作内容非常简单,那时张宇杰主要是在其他工作之余来兼顾做交易,其他的工作还包括分行结售汇业务管理、非美货币的头寸管理等。工作虽然忙碌,但并没有什么压力。
从2003年开始,舆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已习惯了价格不变的外汇市场并没有料到汇改会这么快就到来。
2005年7月21日晚上7点多,央行网站和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几乎同时宣布了汇改的消息——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1%,从原来的8.2765一次性重估至8.11,同时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当天晚上正值张宇杰值夜班。知道汇改的消息后,虽然倍感意外,但凭着交易员的第一判断,他立即通过G7在国际市场上买入了日元,当晚日元对美元升值了2%,随后他将日元平仓,从中获利颇丰。
“因为之前没有什么征兆,当时还是很意外的。”张宇杰回忆说,“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后,所有亚洲货币肯定跟着升值,因此马上买入了日元。实际上当晚升值更多的是日元对欧元的交叉盘,日元涨了200多点,市场波动非常剧烈。”
几天后国际汇市重归平静,但人民币汇率却从此结束了长期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这一改变,也带来了市场各方职能和角色的转变。张宇杰的交易员生涯也因此开启了新的一页。
迎来爆发式发展
“7·21汇改”后,人民币开启了缓慢、渐进的升值进程,日间的波动幅度也逐渐扩大。但汇改后的前半年时间里,市场的变化还非常小,直到2006年1月4日询价机制和做市商制度推出后,银行间外汇市场才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区别于竞价机制,询价机制是一种场外交易模式,由交易双方自行协商价格、自行成交。在这种交易模式下,做市商承担了重要的职能角色,他需要持续提供买、卖报价,并按照这一报价进行买、卖交易,来保证市场的持续性和流动性。
在询价机制推出的第一年里,通过询价交易模式的成交量就迅速超过了原来的竞价模式,占到了当年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的90%以上。
“做市商制度形成之后,整个市场活跃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完全不一样了,”张宇杰说,“工作内容也多了许多,基本上以人民币外汇业务为主,干不了别的了。”
作为兴业银行第一批的做市交易员,张宇杰要负责报价、成交、询价、点击等交易工作,周而复始,工作量一下子变得非常大。
此外,那时交易系统的落后性,也给他平添了许多工作量。
他举例说,同样报一个价格,放到现在可能需要10秒钟就可以改好发出去,而原来的系统则需要二三十秒才能做完,中间又很容易出错。此外,原来的系统内是最原始的操作方式,所有事情都得靠人工完成,例如,报价的发布、更新、成交、截取价格,后台的头寸管理、交易后续管理等都需要靠人工操作,在加大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压力。
跟做代客交易、自营交易的交易员相比,张宇杰认为,对于做市交易员的要求是最高的。
“最低是代客的交易员,只是平平盘不用拿敞口,只要不出错就行;其次是自营的交易员,自营是买方,买方可以等,如果你觉得状态不好、判断不准可以等。但做市是卖方,作为卖方,就有义务、有责任承担市场的流动性,在报价的同时还想要去市场抓别人的价格,这里面的判断很难,容你考虑的时间非常有限。”张宇杰说。
在作为做市交易员的一年时间里,张宇杰感觉自己的交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对市场的判断速度、研判的准确性等各方面都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随着做市业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从2006年底开始,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开始尝试进行交易和销售的专业化分工,张宇杰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转变:从原来的被动承接交易,逐渐向主动营销的方向转变。
“一方面,争取将报价报得更好,做好后续服务,使现有客户满意,另一方面也力争突出自己的优势,包括专业上的指导、信息上的共享等,让更多的客户选择自己。”他说。
他表示,对于做市商来说,争取做大做强是必然的诉求,因为客户越多,流动性就越多,能报的价就越好,流动性自身的对冲也就越强,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未来之路是大舞台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蔓延至全球,在危机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暂停了升值步伐,重新回到盯住美元的机制上。直到两年后,即2010年的6月19日,人民币迎来“二次汇改”,重新开启了升值之路。
在张宇杰看来,这次危机对于人民币的影响仅是万里长征中的一个小插曲。在他看来,汇改之后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非常快速,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市场的发展也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永不停歇地冒进”。而金融危机恰好为市场各方提供了一个可以慢下脚步、重新思考未来之路的机会。
“这段时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活跃度有所降低,交易员的工作压力也下降了,而其他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他说。
对于“二次汇改”,张宇杰则认为有一种不负众望的感觉,“人民币终于又动起来了”。
事实上,“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不仅仅是重新回到渐进升值的进程中,更显示出以一篮子货币作为参考的汇率机制正在形成,这或许也是危机给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新方向。
对于我国外汇市场的未来道路,张宇杰认为,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外汇市场的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未来一方面需要让更多的参与者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参与的各类机构来说,也需要加强自我约束,遵守符合国际市场惯例的准则,建立起良好的市场风气。
如今人民币又开启了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将迎来一个更大的舞台。对于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大潮中历练过的张宇杰说,这或许也意味着一个更为广阔也更具挑战性的未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