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学习导读

2011年07月22日 09:31 来源:经济日报

  编者按 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已经出版发行。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著作,我们从今日起陆续选登部分学习导读文章,供大家参考。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开头部分,写作于1857年8月下旬,是马克思为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写的总的导言,1903年3月第一次发表于德国《新时代》杂志。

  一、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开始系统地研究经济学问题,他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文献,计划写一部以新世界观为指导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并将此著作初步定名为《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由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一度中断了该书写作。几年后,他结合欧洲革命的实践经验,对作为整个政治运动基础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857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弊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资产阶级社会将会向哪里去?无产阶级解放的出路在哪里?马克思认为,这一切答案都深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深植于经济生活的现实中。

  1857年7月至1858年5月期间,马克思写了经济学手稿,就是后来所讲的《资本论》第一手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原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要点。1858年下半年,马克思利用这部手稿的有关章节开始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并决定分册出版这一著作。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率先出版。马克思曾经说这部著作是他“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

  在《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并用唯物辩证法深入分析了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等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方法。

  二、内容介绍

  (一)全篇基本内容

  《导言》共分为四节。第一节,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批判了资产阶级在物质生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第二节,对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作了辩证分析。第三节,阐述了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方法。第四节,探讨了生产关系、交往关系、国家和意识形态等。

  1.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分析

  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孤立的个人生产当做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导言》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这里所说的物质生产,指的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物质生产。研究物质生产,就是研究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2.对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科学方法的论证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马克思认为有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前者是研究的方法,后者是叙述的方法,即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正确方法。

  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就是从最抽象的经济概念、范畴出发,逐步展开揭示现实经济生活复杂的、具体的联系,在思维中完整地再现经济生活的本来面目。比如,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是从剩余价值这个抽象的本质规定出发,逐步深入到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的经济现象,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整体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特别指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就是把历史进程即人类实践同逻辑联系即人类思维进程紧紧地结合起来。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就从哪里开始,这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

  (二)节选部分基本内容

  读本节选的是《导言》的第二节“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生产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他们或是把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看成是相互割裂的四个环节,把分配当做与生产并列的独立自主的领域,或是仅仅强调生产和其他要素的统一性。马克思认为,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因为“生产支配着其他要素”,其他要素对生产有反作用。《导言》重点对再生产过程生产与其他环节的一般关系作了精辟的辩证分析。

  1.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首先,“生产直接也是消费”。这里的消费是指生产要素的消费,它包含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包括劳动者个人能力的消费和生产资料的消费。劳动者个人能力的消费,即个人在生产中发展自己的能力(智力和体力),同时也支出和消耗自己的能力。生产资料的消费,即生产资料在生产中被使用和消耗。其次,“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里的消费是指产品的消费,人们通过产品的消费推动着产品的“再生产”,再生产劳动力自身。

  生产和消费不仅具有直接的同一性,而且具有相互作用。首先,生产决定着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制造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直接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也决定着他们在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上的差别。其次,消费对生产有着反作用。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使生产行为和产品得以最终完成。同时,消费也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创造出生产的内在动机和目的。

  2.关于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分配有两个层次,一种是生产过程本身的分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

  生产过程本身的分配与生产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分配;二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这两种分配是生产关系本身的内容。

  产品的分配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它与生产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生产决定分配。“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就是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个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的方式参与生产,则决定着以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参与分配;以雇佣劳动的方式参与生产,则决定着以工资的形式参与分配;以地产的方式参与生产,则决定着以地租的形式参与分配。其次,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随着分配的变动,相应地生产也会发生变动。

  3.关于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生产和交换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这里的交换是指生产要素的交换,它包含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二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用于制造成品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交换;三是在实业家之间进行的交换。上述交换都属于生产本身内部的事情。

  生产和交换不仅具有直接的同一性,而且具有相互作用。这里的交换是指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是作为以生产和分配为一方,以消费为另一方的中介要素。首先,生产决定交换。“如果没有分工……也就没有交换”,“私人交换以私人生产为前提”,“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其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

  最后,马克思对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关系作了总结。他指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消费、交换是构成一个总循环的各个环节。“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导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理论和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的首要性和生产的决定作用,是《导言》的一个基本思想。没有生产的发展作基础,分配、交换、消费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在《导言》中阐述的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具有决定作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学习《导言》,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在《导言》中阐明,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和分配是统一的。这就要求在重视生产、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分配的作用,不断调节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现阶段我国在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分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在《导言》中阐明,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也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这一思想为我国确立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我国有13亿多人口,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具有市场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