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华保险全力做强寿险主业

2011年07月22日 09:31 来源:经济日报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华保险现有业务价值和整体期交占比均持续提升,截至5月,主力业务中的个险和银代渠道价值同比增速均超过25%。其中与寿险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关的新业务价值指标更是持续改善,尤其是个险新业务价值增速稳步提升,在新业务价值中占比超过60%。

  新华保险何以继续保持着较高增长?秘诀就在全力做大做强寿险主业上。

  回归保险本源

  坚守保障和长期型业务

  熟悉保险业的人都知道,“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十二字方针是近年来保险业发展的主基调。新华保险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新华保险的年度保费规模从260亿元跃升到930多亿元,市场份额从6.6%跃升至近9%,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5%。

  “快”一直是新华保险给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但这“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规模扩大,而是有内涵的扩张。事实上,新华保险一直在潜心坚守传统型、保障型、长期型业务阵地,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优化保险业务的配置。

  转方式、调结构的前提和关键是重合规、防风险。新华保险一方面以监管机关的合规要求为基础,排除重大隐患,重点防治销售误导;另一方面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完善风控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风险控制体系的问题。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八大风险全面排查工作以及分公司层面拉网式的合规检查;强化法律支持和保障,对重大违规案件进行责任追究;健全内部审计垂直管控体系,分设四个审计分部,实现二、三级机构审计全覆盖。

  几年下来,新华保险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成绩斐然。5年间,个险新契约保费从不到30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亿元,银代新单保费从约150亿元增加至超过440亿元,续期业务保费渐成保费收入主力,其“滚雪球”效应充分释放。

  多级机构发力

  凸显区域市场竞争力

  转方式、调结构不仅让新华保险的业务质量越来越好,也为新华保险在各个区域市场攒足了能量。

  目前在新华保险全国34家分公司中,北京、广东、上海三地的分公司表现尤为抢眼,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保险前沿阵地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中,北京分公司2010年总保费已超过百亿元,广东、上海分公司均接近80亿元。从各地市场份额看,新华保险在北京、湖北、湖南三地的市场份额均在当地排名第二,而广东、上海、天津、陕西、海南等地的市场份额已跻身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保险在地市级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同样越来越强劲。比如在佛山、烟台、潍坊等10个城市,年度标准保费从6000万元到1.5亿元不等。此外,县(区)级机构也在快速崛起,强力助推了新华保险业务的发展。2005年,新华保险的四级机构月度平均产能仅为14万元,而目前达到54万元,增幅达到了285%。围绕四级机构建设,新华保险还在队伍建设、业务发展、客户服务、风险管控等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实现了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区域市场竞争力的凸显,为新华保险实施以寿险业务为主导的经营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新华保险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销服务部已超过1450家,构建了广覆盖、宽领域、纵深化的机构网络和服务阵地,为新华保险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和崛起赢得了先机。

  新五年战略

  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新华保险能以优良的业绩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与其坚持以寿险业务为主导,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特别是近年来,专注于调整业务结构分不开。仅看新华保险2010年超过930亿元的规模保费中,续期业务贡献就超过了360亿元。而今年新华保险提出的新五年战略规划,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其持续向前的能量。

  今年年初,新华保险首次向外界披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华保险的愿景,即建设“中国最优秀的以全方位寿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前不久,董事长康典又将新华保险目前的战略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立足两大支撑点,顺应两大趋势”。

  据介绍,“一个中心”,即全面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以此来确定新华保险的产品、销售、资产、管理和机构战略。“两大支撑点”分别是加速创新变革和回归保险本源,走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摒弃粗放模式,坚定价值成长。有专家认为,“两大趋势”抓住的是中国城镇化和老龄化两大趋势,其重点是拓展更大市场空间,寻求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新华保险五年新战略的提出和推行,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国内寿险市场上的竞争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