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阳光私募“软着陆”

2011年07月22日 10:22 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胡芳

  私募行业步入了一段相对艰难的发展时期。今年以来,无论是总发行规模,还是单只产品发行规模,均环比去年下半年有较大缩水,募集延期和发行失败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在产品净值受到冲击、赎回压力以及账户成本开销上升等因素作用下,产品主动或被动清盘现象偶有发生。另外,行业间并购案例也开始出现。

  国金证券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市场不确定性大幅提升。截至6月30日,沪深300指数收盘于3044.09点累计下跌2.69%;中证500跌去7.24%、中小板指跌去14.83%,创业板指损失25.64%。纳入统计范围的614只阳光私募(非结构化)半年来平均收益累计下滑6.97%,相对同期沪深300指数落后2.95%。100只取得正收益,跌幅超过10%的195只,其中4只近半年累计损失超过30%。近250只跌破面值,有7只净值已跌破0.7元。

  数据显示,阳光私募今年以来仅是小幅落后于同期指数。私募“神话终结”,主要归结于此前对这一行业的过于“神化”。私募上半年的表现无疑适当修正了外界对其过高的预期。我们认为,上半年私募行业整体小波折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行业发展早期即更好地提示风险,且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无疑有助于行业 “软着陆”,实现更为平稳的长远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绩优者多以灵活控制仓位或是侧重投资蓝筹周期股胜出;有不少是新成立产品,受益于规模较小,在下行市场中得以突围。今年以来涨幅居首的联华信托·瑞一期,是同期惟一涨过20%的非结构化产品,重庆国投·金中和为老产品中的领跑者。结构化产品方面,中信信托·紫石一期位居首位,上半年收益率达到40.05%,通过精选个股分享成长机会以及结合高频交易把握市场短线机会共同打造了该产品出色的业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国际金融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