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2日 11: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走访:少有农药店售卖催熟剂购买者并不多
水果档主:多用在不易保存的瓜果香蕉芒果居多
专家建议:不过量使用对人体无害但需加强监管
“西红柿"一抹"就变红,黄瓜"一抹"就变粗”,日前据媒体报道,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菜农为令蔬果提前上市,在未成熟的蔬果抹上乙烯利等化学剂催熟,引发人们新一轮的担忧,随后上海市农科院方面表示,上海农户早已不用乙烯利催熟。
那么,广州情况如何呢?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催熟剂主要使用在销售环节,并非种植环节。在广州,乙烯利、绿直灵等催熟剂售卖并不多,购买量也不大,应用品种也比较有限,主要是用在较难运输的香蕉、芒果上等。至于“乙烯利”究竟对人体是否有害,业内看法相去甚远,有专家呼吁对催熟剂使用过程加强监管。
农药店:卖的地方少买的人不多
一位种植业人士告诉记者,他曾在水果批发市场附近看到一些专门售卖食品添加剂、农药肥料的档口,里面有乙烯利等催熟剂售卖。不过,记者日前走访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等地,并未在这些档口看到有催熟剂售卖。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三家农药店,三家均没有“绿直灵”卖,但其中两家有“乙烯利”售卖,分别在太和镇和江高镇。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太和镇的太和供销社肥料农药第一分店,在这里,一瓶净含量为800克的乙烯利水剂价格为25元。店员告诉记者,他做农药销售几十年,据他所知,现在已经很少有农药店有乙烯利卖,“不要说广州,连太和很多地方都没有,像我们这些老店,才有这些老药,连价格都好多年没变过了。买的人也并不算多,很多人都没听过乙烯利的名字,更不知道这是催熟剂,主要是本地一些卖香蕉、芒果的人偶尔来买一些。”
店员还向记者介绍乙烯利的用法,最好的方法是用水溶解乙烯利,再用来擦洗浸泡番茄,“就和洗水果一样,一两分钟就可以”,三四天后即可见效。至于用量,三四十斤的水只需溶解一两的乙烯利,就可以用来浸泡催熟果蔬,这样算来,一瓶乙烯利可催熟的果蔬量已相当可观。
水果市场:一瓶乙烯利催熟过万斤香蕉
在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不少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批发档口的老板向记者表示,会使用催熟剂进行水果催熟,但会很慎重地使用。其中,受访的6个香蕉批发档口老板均表示会用乙烯利进行青蕉催熟。
在一家主营香蕉和椰子批发的档口,一位姓古的档主告诉记者,“把乙烯利加水勾兑,喷洒在香蕉上,用棉被盖好,两天就熟了。”
在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临街的一个角落里,几家并排的香蕉档口前倒挂着一排排黄绿掺半的香蕉,十分引人注目。档主们对媒体近日对催熟剂的报道颇有抱怨:“现在媒体报道太多,香蕉不好卖,才一块二一斤,生意也不好做。”
记者向其中一位档主请教香蕉催熟方法,她推荐记者使用乙烯利催熟。另一家香蕉批发档口的老板表示,只要催熟剂用得熟练,只需两三天青涩的香蕉即可变身黄熟,卖相甚佳。“一瓶乙烯利二十几元,可以催熟几万斤香蕉,方便好用。如果你只是催熟百十斤蕉,不用自己掏钱买了,你去找个矿泉水瓶来,我给你倒一点回家用即可。”老板热情地表示。
业内人士:多用于番茄香蕉芒果木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种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水果方面,本地市场使用催熟剂较多的除了香蕉、芒果,还有木瓜,其中香蕉在广州市场本地生产的相对较多,芒果则主要来自外省,要经过长途运输。木瓜来自外省的占一半。而蔬菜方面,催熟剂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番茄,“番茄自然熟的话,需要三个月,但一般都是两个半月就采摘,可以省半个月人工,使用催熟剂后,可以使番茄更加漂亮,卖相更好,自然熟的颜色要暗一些,没那么好看。”他表示,本地市场的番茄,5~10月份间出现在市场上的,基本来自外省,其他月份出现在市场上的,一半来自外省。此外,瓜类比较普遍使用催熟剂,而广州地区菜农主要种植叶菜类,瓜类主要是从外地运来。
专家观点
支持派
用乙烯利就像把
苹果香蕉放一起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其了解,目前广州地区,主要是香蕉、芒果等较难运输的水果,用乙烯利催熟比较普遍。但他强调,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完全正常的环节,只要不过量,对人体健康没有害处”。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道,乙烯本来是植物代谢的天然产物,很多果蔬在成熟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乙烯,以加速成熟。有人将已成熟的苹果与生香蕉放在一起,过几天生香蕉就会成熟,其原理就是利用已成熟的苹果释放乙烯来加速香蕉成熟。用乙烯利催熟果蔬其实是同样的原理,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反对派
过量渗透还是
会有不良影响
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李炎教授认为,乙烯催熟蔬果是一种世界通用的方法,使用历史长达近百年,但他对目前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仍有一定的担忧。
李炎表示,乙烯利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作为一种农药残留存在果体内,会对食用者产生不良影响。各国对乙烯利残留量都有限制性规定,比如我国规定,在芒果等一些热带及亚热带水果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量不能超过2毫克/公斤,而催熟的果皮不得食用。李炎呼吁,有关部门应当对果农以及流通等环节的从业人员,加强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加强监管工作。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